从上海到广州女BOSS刘小华在天河CBD开启职业新征途

南方都市报 2019-03-04 06:23

[摘要]女BOSS刘小华在天河CBD开启职业新征途

太古汇一座,27楼,戴德梁行的新办公室,告别了中信广场俯瞰中轴线的风景,也告别了传统的格子间办公模式,这是刘小华调任来广州做的第一件事:为公司寻找一个新的办公场所。“搬到了新办公室很开心,在这里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老朋友。”刘小华第一个入行推的项目是香港的太古广场。

脚踩恨天高,身穿精致时装;配饰抢眼,短发利落,气场十足。虽然身材清瘦,但你总能在人群中一眼看见刘小华。

是的,她就是如此亮眼!

2018年,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启动第二轮高管轮岗项目,原华东区董事总经理刘小华来到广州,担任华中区董事总经理,负责广州、武汉、郑州、长沙的业务和运营管理。

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来到“同声同气”的广州,刘小华第一个感觉就是“倍感亲切”。

虽过了花甲之年,“保养得真好”是刘小华给人的标签之一,如今她开始尝试着放慢生活的脚步。“以前觉得读万卷书很重要,万里路也要走。日常的工作那么忙,要懂得适当地放慢脚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享受生活,看一本好书,到户外呼吸一些新鲜空气。”

职场上雷厉风行,生活中广交朋友。这让她非常年轻,她表示自己可以和女儿像姐妹一般相处,相约去参加女儿朋友的派对,会和年轻的同事一起到酒吧看世界杯到天明……

当广州的美如今惊诧世界,靓丽的女BOSS刘小华,也开启了她的广州征程,她将带领170多位员工,在广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千年商都大展拳脚。

新办公室契合时代潮流

为什么选择太古汇?除了这里有熟人,更因为新办公室更高效也更省成本!干练的刘小华马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目前办公室的面积是1300平方米,实用面积为800多平方米,日常办公基本能够满足。如果换成以前的方式计算,这个空间不仅仅不够用,还需要再扩张。假设有一百个员工,以前按照一个员工10平方米的方式算,至少要1000平方米的实用面积才够日常办公使用。目前公司有170多人,按照传统的方式,可能要2600平方米才够使用,但目前的面积仅为一半,租金也节省了一半。”

新办公室不仅有以上好处,也具备了新BOSS的女性特质:办公室采用了公司主色调红色加白色为主,开放式的办公空间里,分了固定和弹性办公区域,除了行政等需要坐班的岗位设置有固定的办公桌,大部分的位置以非固定办公工位为主。

刘小华表示,弹性办公空间,不仅解决了办公空间紧凑的问题,还让员工有了可以互动的公共空间。另外她还特意从女儿的设计师朋友那里买回了两个潮流玩偶作为公司入门口的迎宾摆设。

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当下的新经济模式,“80%的工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只要有个笔记本电脑,在哪里都能实现办公。”

虽说如此,但办公室该有的规定还是会有,刘小华说,“我在乎纪律,有时会抽样检查。”或许是接触社会早,强硬的做事风格成为了刘小华自我保护的外壳。

从派传单的小妹到上市公司高层

广州有个俗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作为华中区的当家人,刘小华是十分清楚柴米贵的。如今身居上市公司高层的她,是从基层工作稳打稳扎闯出来的。

“20岁便开始正式工作,扫楼派传单、抄水表、打电话……这些工作没有少干。”

虽然起步点不高,但刘小华胜在勤奋,“做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不怕吃亏,儿子有时会和我抱怨琐碎事多,但只有多做才能学到东西。”

当别人不愿意去做复印工作,刘小华会去。一边复印的时候,她还会一边学习别人的信件是怎么写的,就是这样,她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去积累了职场竞争必备的基本技能。“直到今天,依旧让自己保持在半杯水的心态,这是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

对于如何高效完成工作又维系好人脉关系,刘小华也在长期的学习中摸索出一套办法。

早年,她曾做过香港财经界名人马时亨的助理,和马时亨一起出去商务洽谈时,结束工作后刘小华会第一时间给对方发一封感谢信。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里,她会打印好信件,再邮寄出去。当马时亨提醒需要完成这个工作时,她早已先行一步。“我喜欢这种成就感,我把这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而不是等人要求了才做。”

谈及入行,刘小华表示她是误打误撞入的行,“最早的时候,马先生觉得我适合做销售,就让我在公司内开始尝试做证券销售业务,那时对‘销售’这个岗位很反感,做了没多久,就辞职了。”

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刘小华开始新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香港房地产行业发展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刘小华开始尝试在这个领域去寻找一些合适的机会。

“那时香港楼市行情很好,满大街的地产还有地产服务商的广告,写了好多求职信,被拒了无数次。”最后,还是通过前老板马时亨的介绍,她开启了在房地产行业的第一份工作,而刚开始入行便从写字楼开始做起。

广州环境好,硬件优,软性服务还有待提升

入行超过30年,刘小华说,“今天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刚开始入行工作时一样,一点都没有少过。”

她在招募新人的宣讲活动上也是这样分享。“学历并非获得一份好工作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态度以及对工作的热情。”

在2004年进入戴德梁行之前,刘小华也曾在不同的公司就职过,从乙方到甲方,再回归到乙方,不同身份的切换,刘小华处理自如。2004年她正式担任戴德梁行上海写字楼部主管一职,其间曾跳槽,2011年时再次加盟,这次成为了华东区的董事总经理,2018年,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的第二轮高管轮岗项目中,刘小华来到了广州。

“广州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里有很好的商业基础,例如广交会到现在已经举办了一百多届了,这里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这座城市有国际化思维。”这是刘小华来到广州扎根后对广州的印象之一。

2018年4月份刘小华开始了在广州的新生活,刘小华发现,“这座城市大有潜力,还有很多待开发的空间。”在刘小华看来,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此刻正在迎来发展的新时机。“和北京、上海相比,这里还有不少好东西可以选择,更重要的是,从投资成本上来看有一定优势。”

此前在上海生活多年,在刘小华看来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的土地开发强度、人口密度都已经接近饱和,上海在新城建设、人口总量控制上愈趋严格。但广州还有一定的城镇化的开发空间和人口总量增长空间,这意味着广州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可能性。

从众人的狂欢到学习独处

刘小华出身在香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她的母亲是一位有生活智慧的人,虽然家庭出身不富裕,但礼仪不能缺,吃饭时不能出声不能挑三拣四,一旦犯规挨打是常有的事。给刘小华上的是名校级别,身边的同学非富则贵。

刘小华形容,“母亲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个很厉害的人。”彼时父亲收入低微,母亲通过炒股票炒楼的方式为家里带来可观的收入,从小开始家中日常开销母亲说了算,“有时相中一双新鞋的时候可能说一百遍都买不起。”刘小华回忆,“母亲经常说没钱,想要买喜欢的东西就要靠自己,所以从小就想着怎么赚钱。”

从八九岁开始学做手工,跟着哥哥打散工赚零花钱,18岁之前还试过给低年级的学生补习,“如果遇到不懂的题,就回家请教哥哥,学会了之后再去教其他人,从小英语学得也比较好,有家长看到了,就找我和他们的小孩练习,赚些零花。”开始赚取了收入,但同样要给母亲“交税”。“赚了500要交300,那时觉得好苛刻,就渴望着赚多点钱。”

刘小华坦言,“那时觉得钱就代表自由。”如今回过头来看,“钱”不仅仅是“自由”的象征,而是女性得以独立的标签之一。

“我结婚结得比较早,那时觉得有家庭了可以不用工作得那么辛苦,实际上婚后的生活更加辛苦,要照顾孩子,兼顾家庭和工作。”如今刘小华用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女儿,“不要指望嫁人就能一了百了,女人的功绩不只是回家生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独立性,有工作有收入,在家中就能有话事权。”直白的描述或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正是生活本身。

来到广州的刘小华很忙碌,除了熟悉城市环境和华中市场的业务,这一年里,她的飞行次数更是多达70次,如何让在工作和生活间保持平衡?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已回归单身状态的刘小华很享受当下的生活,她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喜欢到世界各地行走,只要一有假期,她都会四处走走。

刘小华坦言,自己是个急性子的人,想到的事情就会马上去做,如今,开始学会了放慢脚步,去观察身边的一丝变化,“独处而不觉得孤独这才是与自己相处最高质量的方式。”

大咖荐书

分享一本你最近在看的书

刘小华:朋友送给我的《GoddessNeverAge》,是一个医生写的,同时也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书中的内容说得很真实。人的生理和心理将随着年龄增长会产生一些变化,一个人若能照顾好自己的心灵、情绪和身体,可以有效地减少岁月带来的影响。现代人身上有太多枷锁,这本书就是给你一个提醒,告诉你年龄只是一个时间符号,而不应成为一种束缚。

采写:

南都记者郑雨楠

实习生何晓敏

图片:

南都记者钟锐钧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2018年五大考古发现揭秘数千年广州社会生活图景广州4400年前就有水稻栽培了

航拍市胸科医院晋南朝砖室墓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青瓷四耳罐广州黄埔茶岭先秦遗址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唐宋遗址莲花书院遗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