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外来物种 加强科普教育
茶煲家系列漫画□老唐
来论
高旺(媒体人)
大年初五,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在白云湖一现身,就引起公众热议。南都两条视频节目有近百万的点击量。
南都第一篇发出白云湖出现鳄雀鳝后,人们在文章评论区兴致勃勃地调侃是应该火锅还是红烧。白云湖那边则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抓捕湖里面的鳄雀鳝,管理部门又是邀请专家来评估风险,又是邀请专家咨询对策,最后咨询的结果是要对湖区里面的鳄雀鳝进行清除。
南都第四篇报道,还原了整个清除的过程———邀请专业团队将鳄雀鳝经常出没的白云湖西湖的鱼全部打捞上来,一条一条辨认。最终,一大堆人花了4天的时间,从4万多条鱼里面将两条鳄雀鳝给找了出来。
这种大海捞针的清除方式,和淘宝店、芳村花鸟虫鱼市场上几十块钱一条随便买,市民随便放生的情形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火锅还是红烧转移到如何有效防御外来入侵物种上。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外来物种的专家胡隐昌研究员呼吁尽快立法,以调动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用“法网”约束人们对外来物种的引进、运输、经营、投放、执法,以及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跟踪评价和应急处置做出规范,从而有效防御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立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造成的危害在持续不断而且越来越严重。因此2月26日,热心的读者兽兽,在南都上撰文《大海捞针围捕外来物种还得事前加强公众教育》。
加强公众教育非常重要,不得不做,而且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观念的转变同样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
我曾经和几位热心动物保护的志愿者在广州动物园南门的水池边遇到一位放生的女士,她将一只只外来入侵物种巴西龟放进了水里。我们劝导,没有成功。她说自己很不幸,很倒霉,她听别人说,放生就会转运,所以一遇到倒霉事就到市场上买乌龟、买蛇买各种动物到处放生。我们说了一大堆命运在自己手里,幸福要靠奋斗,生病要看医生之类的话她完全听不进去。所以要改变万千民众的观念,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其实防御外来入侵物种,除了专门的立法约束,以及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最理想的情况是加强对行政部门的科普教育,提高行政部门人员对其危害的认识以及掌握正确处置的方法。
有些外来入侵物种其实是人为引进的,比如罗非鱼,之前就是考虑到其有经济价值,但对其对生态的破坏性缺乏认识。现在引进来了也就引进来了,也没有对其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对策。再比如南美蟛蜞菊,一些绿化工程的施工单位为了更快见效,就在河涌和道路两边种植南美蟛蜞菊,政府部门作为业主单位,因为不熟悉它的危害就不会制止,种在那里绿油油的,可能对它快速绿化的效果感到挺满意。
所以,行政部门对外来入侵物种的不了解,其危害比普通市民的盲目可能更大。而对行政部门的科普却比对民众的科普更容易见效。只是,这项不难、有效、有意义的工作,如何启动、由谁来做可能还是一个问题。
新闻推荐
广州队球员郭凯(红衣)在比赛中上篮。@视觉中国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蓓昨晚,时代中国广州队在客场以117比97大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