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广佛同城应大做文章 政协工作要打造精品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接受广州市媒体采访。董柳摄
高端访谈
说起2018年广州市政协发起的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声音立刻扬了起来。3月3日傍晚,参加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的刘悦伦在驻地北京会议中心接受记者采访。第三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谈起过去一年政协工作经历,刘悦伦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政协工作要出精品”。
2018年,广州市政协打造的这一民生实事协商新机制受到了各方关注,也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批示。兄弟政协也为此来穗交流。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刘悦伦直言,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符合中央大政方针,这是政协工作出精品的评价标准,大而无当的提案不是精品。
政协工作要树立精品意识“大而无当的提案不是精品”
南都: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经历,觉得新一届政协有什么变化?
刘悦伦:新一届全国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同时还有一个新的特点,新一届全国政协强调政协工作不以数量取胜,要以质量取胜。去年整个政协的工作都是围绕“提质增效”这样一个关键点来做的。不是提案建议越多,就越好,或者活动越多、调研越多,政协委员的履职就越好。政协要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
南都:广州市政协也是这么做的吗?
刘悦伦:我们也树立了精品意识,打造政协工作的精品。去年,我们全力打造了“有事好商量”这一民生实事协商平台,从广州市民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中,遴选出9个议题,充分发挥委员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搭建市民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的问题。比如,老楼房安装电梯、加强共享单车管理、老楼房的供水质量、广州停车场充电桩建设等。
南都:你一直说政协要打造精品,精品的标准是什么?
刘悦伦:老百姓要有获得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如果你做了半天,但市民没有感觉,那就是空谈。再一个标准是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发展理念,符合市委市政府战略性决策。我认为,精品意识就是要避免大而无当,要在方向上绝对正确,但是如果缺乏具体落地的举措和方案,这个我认为也不叫精品。
有一些提案在原则上搞一个很大的题目,比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动能转换,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我们要做的是拿出能落地、有可行性的方案。具体来说,在产业上体现在项目能落地,在城市建设上体现在面貌有变化,在民生实事上老百姓有获得感。这样才能叫精品。
南都:你认为提升民主协商的质量关键点在哪里?
刘悦伦:我们的提案不是提上去就算了,我们希望落地。不是我们有权要求某个部门来做,而是通过我们提供的调研和解决方案,让人家觉得我们说的非常有道理,确实应该这样做。通过这样实现政协工作落到实处。
南都:树立政协工作的精品意识,未来有什么计划?
刘悦伦:我们要求进一步打造精品,会要求每一个政协专委会有一两个精品提案。譬如教科卫体委在发展广州高端新兴产业方面、创新驱动方面要拿出精品;经济委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能否拿出精品提案;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在关于解决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方面也要拿出精品提案。下一步,我们可能会进一步提出,政协各界别能否拿出精品。
政府部门主动找上门了
广佛同城应该“大做文章”
南都:我们知道,“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去年经过媒体报道后,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批示。这对政协工作有何帮助吗?
刘悦伦:这项工作未来可能会上升到市委的高度。通过“有事好商量”这个平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广州市委准备出台《广州市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办法(试行)》。
2019年的民生实事协商9个议题中有一个是解决广州的交通拥堵点。温国辉市长还主动跟我们说,准备和政协委员一起考察10个交通拥堵点中的3个,在现场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各部门回应采取措施解决,市长本人来总结。我想,如果市长、副市长、各个政府部门一起和政协委员跟群众商量,对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难点一定是大有帮助。
南都:现在看起来,市委市政府是主动提出协商需求了?
刘悦伦: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也给我们提出一个命题作文,就广州南站周边地区的发展问题,广州市政协委员发挥能力进行调研,相关报告也得到张书记的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到,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着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广州市政协也在和越秀、荔湾等老城区研究具体方案,比如海珠广场、珠江沿线长堤如何打造得更好。广州好几个区主动联系市政协一起推动相关工作。甚至佛山市也和广州市政协一起推进广佛同城问题。政协有很多事情可做。
南都: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广佛同城确立为大湾区三极中的一极,广佛同城会更快速度推进吗?
刘悦伦:我想,广佛同城这篇文章必须做好。广州的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可以补充佛山的不足,两座城市优势互补性非常强。怎么把互补性发挥到极致,把这一极作用充分发挥起来?———应该做大广佛同城。过去我们做了,但还有很大空间。
比如轨道交通,我在佛山工作的时候就提出来,要打造轨道交通一张网,建设6条地铁线进广州,还有解决断头路问题,产业实现互补,环境和治安共同治理。有很多文章做,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做专门研究。
南都:2018年,广州市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你也担任了第一届会长,是否考虑为广州吸引更多人才?
刘悦伦:我想公共外交协会可以承担3个任务:吸引人才、吸引技术和吸引项目。
民生实事协商重要议题
3岁以下托幼急需顶层设计
南都:今年全国两会,你有什么提案?
刘悦伦:今年有两个提案,一个是建议加快建立3岁前托幼服务体系;另一个是关于建设北回归线生态旅游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南都:你也关注3岁以下儿童托育问题?
刘悦伦: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敢生二孩,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小孩子在3岁之前没地方去。有些父母在生育之后几年内很难回到工作岗位。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遇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生育意愿。
我建议尽快确定3岁前托幼服务主管部门,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国家关于推进托幼机构建设和托幼事业发展的全局性规划。把3岁前托幼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明确托幼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奖补项目、保障措施等,建立科学育儿的发展思路,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政府指导、部门监督、市场运作、社区组织、家庭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托幼服务业的发展。
南都:公众的需求是迫切的。这个问题能否通过广州市政协的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推动政府先做起来?
刘悦伦:“探索建立0-3岁婴幼儿保育系统”已经列入2019年“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的9个议题之一。我们要重点研究这个提案,也希望国家层面能有顶层设计。
采写: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吴斌实习生宋承翰
金句
老百姓要有获得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如果你做了半天,但市民没有感觉,那就是空谈。再一个标准是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发展理念,符合市委市政府战略性决策。
一年履职回顾
去年,我们全力打造了“有事好商量”这一民生实事协商平台,从广州市民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中,遴选出9个议题,充分发挥委员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搭建市民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的问题。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全杰通讯员马洁明)为期3天的“第27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近日落下帷幕。作为2019年开春旅游第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