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去美术馆,已成广州人的新潮流
上周落幕的广府庙会,为广州2019猪年春节正式画上了句号。这些年来,广州的春节文化味儿越来越浓,除了迎春花市、花灯大秀、遍布全市的花海,除了传统文化+创意市集的广府庙会,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也纷纷在春节期间推出重量级展览及特别活动,吸引观众入馆参观;而广州市民以及越来越多的来到“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的外地游客,也在将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过年”当成重要的家庭活动节目。
博物馆、美术馆为观众搭建了一个感受文化魅力、传播知识的平台,它所具有的知识性、丰富性、综合性、艺术性、舒适性、公益性、独特性等特点,是春节其他节庆项目所不具备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然从前两年的响亮口号,逐渐演变为一种真正的新时尚、新年俗。
春节小长假正在成为博物馆、美术馆新旺季
要说博物馆春节“人气爆棚”,大家一定首先会想起故宫博物院。从大年初一开始,故宫启动8万人限流措施,正月初七前的门票全部售罄,这也是故宫首次在淡季达到参观人数极限。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首次于夜间面向预约公众免费开放,消息传出后,预约票火速“秒光”,登上热搜话题榜。同在首都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今年春节也同样人气爆棚,大年初一3.7万,大年初二6.67万,大年初三6.8万……现场参观人数屡创历史新高。
广东省博物馆春节期间观众人数也增长明显。据广东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该馆共有9个展厅向公众开放,其中包括因展厅设备维修而暂别观众的“恐龙馆”。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共有7.43万名观众进馆参观,观众人数同比增幅达30%。春节期间,约有200名志愿者在广东省博物馆提供讲解、引导服务。志愿者王婕是一名公务员,她说:“博物馆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在节日里的新去处,更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观众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作为讲解志愿者,我很享受跟观众的交流互动。”
与博物馆相比,美术馆的观众人数向来较少,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美术馆共迎来近6万名观众,日均参观人次近万名,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到美术馆过大年的确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对于广东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来说,2019年的春节观展人数也是一个小爆发:“春节期间我们的观众流量约为1.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倍。”他们分析认为,美术馆春节期间普遍出现的观众人数增长,“首先是人们对文化艺术更加重视了,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寒假和春节小长假的"加持",许多外地游客会举家来到广州度过春节,博物馆、美术馆也成为他们行程单上的计划之一。”
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跨年大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也是吸引众多观众专程前来“打卡”的重要因素。这个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展览,以15个国家约50位/组艺术家的作品聚焦了数据代码、基因编辑,探讨科技与新挑战,以新技术所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以及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数字时代已经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沟通的模式,展览以一些代码、数据、人工智能、互动的形式,这些艺术的表达方式会引起年轻人和观众的好奇。”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
在作品《YOU:R:CODE》前流连忘返的观众小林告诉记者,展览在去年12月底开幕时,他曾专门来看过,但因为开幕日观众太多,没有来得及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大年初二看了《流浪地球》,忽然被那种科学之美震撼到,所以今天专门来重新看这个展览。”小林也感觉到春节期间美术馆观众增加了,他说:“我平时也有到美术馆参观的习惯,印象里每间展厅里就有三四位观众,但今天感觉是每件展品面前都有三四位观众。”
博物馆、美术馆围绕展品营造“年味”
与广东美术馆专注展览本身不同的是,许多博物馆、美术馆都会在春节期间,围绕展品开展多种活动营造“年味”,甚至特别开设一些与春节有关的展览。例如高剑父纪念馆,春节期间为配合广府庙会,促进广府非遗与省外传统非遗的交流,举办《又见杨柳青——杨柳青木版年画展》,这是该馆年度品牌“溯本源初——民间美术展”的第三回展。又如水墨村美术馆举办的《大过猪年——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展出了来自清远、韶关、揭阳、梅州、湛江等地二十余所学校1000余名留守儿童的优秀作品。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天真纯净,创意无限,感情真挚,让人过目难忘。
“趣寻国家宝藏”是广东省博物馆春节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春节期间,该馆还同时举办了“福印迎春——木版年画工作坊”“花开富贵——新春行花街”“哈索尔的祝福——古埃及首饰工作坊”等活动吸引观众。广东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国家宝藏》第二季播出后,我们馆的"金漆木雕大神龛"成为新晋网红国宝,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所以我们与文创联(广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春节期间特别策划设计了一个"趣寻国家宝藏"活动,希望让国宝"活"起来,让观众更主动地感知其所蕴含的传统工艺之美。”观众在潮州木雕展厅、陶瓷展厅、端砚展厅、历史文化展厅和外销扇展厅中可以参加趣味互动,不仅可以查看大神龛高清细节图,还可通过小游戏体验大神龛镂通雕和金漆画工艺制作流程,最后还能按照提示“扫码”收集“宝藏”,参与抽奖,获得特色文创礼品。
广州艺术博物院春节期间的迎春教育活动更是每天不落空,天天不相同。2019年是农历己亥猪年。大年初一,广州艺术博物院以猪为主题策划了“萌宠物语”活动,为观众们介绍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关猪的部分画作,同时以院藏杨善深的猪图应节贺年,解读作品的特点。大年初二,广州艺术博物院“旋律与色彩”专题活动,让观众在新年伊始感受了传统习俗的喜乐吉祥与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活动在李焕之的管弦乐组曲《春节序曲》中拉开了序幕,随后,大家还一起欣赏了院藏居廉《岁朝清供图》。这幅作品不单表达了丰富的吉祥寓意,而且还充满了岭南的乡土气息,当中的花卉、蔬果是岭南民间春节常备之物,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大年初三,艺博院副研究员王坚为观众解读“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古代广东山水画展”作品。大年初四,邀请观众来学习中国传统针线,用织布、棉线缝制一个喜气洋洋的金猪挂饰。大年初五邀请书画家团体及市民进行新春挥毫。大年初六则举办亲子活动,介绍多肉植物养殖。
(下转A12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昌3月1日电(记者林浩)1日晚,CBA联赛进行了第41轮余下3场比赛的争夺。坐镇主场的浙江队以单外援应战,最终以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