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都是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从亲身经历看变化广州街坊晒幸福
大配餐让老人吃饭无忧
对于广州市,特别是越秀区内长者饭堂的普及,建设街街坊陈祝萍感受尤为深刻。
“自从有了配餐服务,我每天也不用那么吃力了。”陈祝萍告诉记者,因87岁的母亲卧病在床多年,身为独女的她在退休后基本都是围着母亲打转,可以说是一刻不得离身,“每天忙得像打仗一样,买菜、做饭、打扫、替老人清理身体等,都需要我一手包办。”
2017年开始,建设街对辖内老年群体开展送餐上门服务。2018年5月,在工作日提供午餐的基础上,开启晚餐及周末配餐服务。“每餐10元就能有两肉一菜一汤,还可以送到家门口,远低于外面的物价。”陈祝萍说,今年新春期间,配餐服务也一直在持续运营,并没有因过节而让老人“断了食粮”。
“我妈妈那个年代的人生活得辛苦,晚年却享受到了这么好的社会福利。”陈祝萍表示,她与母亲在中午12点前、晚上6点前就能准时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受惠于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课后托管为家长解压
“我和妻子都在服务型企业上班,目前单位也正在快速发展当中,平时下班都在六七点后,有时甚至更晚。”陈齐辉说,越秀区自去年初开始实施的“430课后托管”可谓是帮了他们一家的大忙。跟现下大部分家长对于辅导作业皆闻声色变不同,对于陈齐辉而言,最让他头痛的还是孩子每天的接送问题。
陈齐辉告诉记者,他的孩子目前就读于越秀区中星小学,和大部分学校一样,孩子的放学时间较早,有时甚至下午3点多就可以下课回家。此前家中老人愿意帮忙接送,倒是问题不大。但随着老人年岁渐长,体力跟不上,接送孩子下学问题就成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
“这是一个涉及众多双职工家庭的民生难题。”陈齐辉表示,越秀区教育局大力推动小学阶段的课后托管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孩子放学了但家长却还没下班的尴尬情况。“"430课后托管"既安全,也放心,是一个让家长们切实看到变化的惠民政策。”同时陈齐辉亦提到,“430课后托管”虽然解决了家长的难题,却也相对增加了老师的工作时间,是一个新的困难和问题。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对此继续深入探讨。
海 珠 区
亲子志愿让爱薪火传承
新港街妇女之家的薪火亲子志愿服务队在党建引领下定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以亲子家庭为志愿服务单位,帮助社区弱势群体。陈敏莉作为薪火亲子志愿服务队成员,经常带着儿子小昭参与新港街妇女之家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她认为,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有效的家庭教育。
让陈敏莉印象最深刻的,是探访工疗站的复康人士。由于探访的是特殊人群,因此在探访前她特意对小昭进行了教育和探讨。活动期间,她有意识地放手让小昭和复康人士交流互动。陈敏莉说,这样的互动获益良多:“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相亲相爱。一个友好和谐的环境,能让大家都活得开心。”
陈敏莉表示,希望两会可以更多地关注亲子志愿社区服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从上而下地对亲子志愿服务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同时能给予志愿者更好的精神鼓励,让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变得更加完善。
白 云 区
帮助来穗人员融入广州
“能让社区里的来穗人员幸福快乐地生活,就是我工作的最大收获。”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居委会主任苏为民表示,目前在梓元岗社区的来穗人员约有11000名,他作为广州白云区的本地人,且在松柏岗社区工作已有12年,很有责任去帮助社区来穗人员更好地融入广州、获得更好的生活。
苏为民介绍,为解决来穗人员及其子女的社区融入、社区教育、就业问题,松柏岗社区成立了融合学堂,精心为来穗人员免费定制了美甲班、美妆班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与此同时,还为来穗人员设立了早教班,帮助0~3岁的儿童在语言、认知、健康、社交、艺术等五大领域得到全面发展。“让孩子得到照顾,让大人通过学习提升技能最后获得工作,我们一直努力帮助来穗人员安居乐业,让社区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能亲如一家。”苏为民笑道。
专家解读
街坊晒幸福
体现“中国梦”
在全国两会期间,广州的街坊讲述亲身经历晒了一把幸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谢鲁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街坊的“晒幸福”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了,来自基层的声音传达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中国梦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谢鲁江教授认为,首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不是强调GDP是唯一的目标,增加了人民的幸福指数这一评价和考核的标准,幸不幸福还是要老百姓自己体会,基层老百姓讲身边的变化,讲幸福指数在提高,这说明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在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生活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幸福,个人幸福的提高与整个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相互映照,老百姓的讲述很生动地显示了宏观上看国力在增强,微观上看幸福在提高。
第二,说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了,比如天河区的扶贫干部讲述如何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展示了脱贫的过程,尤其是看到了基层政府和党组织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落地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流于空喊的口号,通过受访者的讲述,在日常生活、工作、教育、养老等方方面面中,证明了这一思想在逐步落地。
第三,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跟过去比,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传达了老百姓对未来很有信心,对未来抱有很大希望,从基层证明社会在往上走。比如对番禺区向绪清的采访,她20多年来她始终没离开番禺,工资收入在提高,番禺的环境在改善,经济在发展,她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这也体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中国梦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谢鲁江教授分析认为,能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关键还是党和政府贯彻了对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实实在在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有些不起眼,但都很扎实,虽然这些事不一定是多么辉煌,但加在一起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基层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落实。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于梦江
新闻推荐
■恒大球员张琳梵在运球。昨日,2019赛季中超联赛正式打响。恒大在内部新政的影响下能否重回中超王座?上港在武磊留洋后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