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解读环境能源前沿技术 推动学科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广东科技报 2019-03-01 11:21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通讯员华轩)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举行了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勇等多位院士专家作学术报告。

张远航院士作了题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的思考”的报告。他提到,粤港大湾区面临二次污染防控的巨大挑战和引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历史使命。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实现“大气十条”预定目标,但是二次污染已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难点。张远航从内在动力、外部条件、科技支撑、区域实践、社会共识等五个方面论证了粤港大湾区具备支持二次污染防控的雄厚基础,指出粤港大湾区能够先行先试、探索出O3和PM2.5协同控制的中国模式。

围绕“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主题,陈勇院士指出,科研工作者要敢于直面创新的各种挑战,树立创新的骨气和志气;要善于、敢于发现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技术、模式破解能源与环境难题;要尊重规律、科学思考,优先实施节能战略,科学理性发展太阳能、风能,优先发展被动型生物质能。他表示,现今,“无废社会”行动已在路上,应将生活垃圾处置作为“无废社会”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副产物控制的清洁生产方式。他强调要“就地就物,分级分步,掘尽其能,用尽其物”。

韦朝海、尹华、卢桂宁、付名利、胡芸、康雄武等专家也分别围绕“关于论文与创新的感怀”“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解醚那些年:迷失在溴味十足的电子垃圾中”“含铈材料基于氧电传递机理的催化活性调控——VOCs与炭黑净化”“燃煤过程有机污染物高效氧化技术”“功能纳米材料在能量储存转化领域的应用——相关工作发表过程”等内容作了学术报告。

华工环境与能源学院100多位师生参会,对学院发展建言献策,表示将在此次学术年会的鼓励下,紧抓“双一流”建设契机,聚焦科技发展最前沿,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新闻推荐

禁止借养老服务虚假宣传保健品

广东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