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统计局公布各区常住人口数量,外围区域大幅度追赶传统老城区 产业政策带动新城区置业潜力
日前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达1490.44万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为927.69万人。对比近三年数据,广州市常住人口增长分别为54.24万人、45.49万人和40.6万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2018年广州市入户条件的放宽,户籍人口增长29.8 2万人,增长幅度和速度均超过2017年。
具体到各区,截至2018年末,白云区常住人口数为271.43万人,位列全市各区第一;番禺区、天河区分别以177.7万人、174.66万人的数量位居第二、三名。
外围区域常住人口增幅追赶老城区
白云的常住人口不仅位居全市第一,增长幅度同样如此。数据显示,在2018年新增的40 .60万常住人口中,有14.19万人在白云区,占比接近35%,这也使得2018年末,白云区的常住人口达271.43万人。与前两年一样,领跑各区的绝对增加值。排名第二、第三的番禺和天河也仅增加5.77万人和4.87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番禺区增幅虽不远远不及白云区,但2018年末该区常住人口也达到177.7万人。不难发现,白云区和番禺区因长年集聚加工制造业和物流运输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居住。但不同的是,番禺区因新增住宅面积较大,户籍人口数量随之增加,在2018年末增加5.49万人,属全市最多。
因此,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增城5大广州外围区域,新增的人口数量均超过越秀、荔湾、海珠等传统中心城区,这是因为老城区的人口密度都相对饱和,导致更多人口趋向成熟的新城区流动。比如,荔湾区在2018年末的常住人口数量排在全市倒数第三位,仅比南沙和从化两个新区多;而越秀区也在去年首次出现户籍人口数量的下降,比2017年末减少300人,成为全市唯一人口数值减少的区。
入户条件持续放宽促进户籍人口增长
另外,在今年持续放宽的入户条件,或将促进广州2019年的户籍人口数量增长。今年1月,广州市出台“1+1+3”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广州的前置条件;同时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放宽新落户人口年龄,未来将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广州。
与此同时,常住人口同样保持增长。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显示,规划到2035年,广州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2035年广州常住人口将比2018年末增加约400万。
新区置业租房市场潜力更为明显
如今,人口增长率和产业发展潜力已成为城市背后的房地产价值体现。而相比2017年末的常住人口数据,番禺增加了7.8万人、南沙增加了近3.8万人、花都增加了2万人、从化增加了约7000人、增城增加了5.3万人……对广州新城区而言,随着黄埔、南沙等区的教育、医疗资源逐步完善,居住配套逐步丰富,这些区域的人口增长率还将持续增长。比如,黄冈中学、前海人寿医院等优质配套资源就被引入增城……在这良好的势头下,新城区未来不论是住房购买力还是租房市场,都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广州新开工和投产项目便大多集中于黄埔、南沙、增城、番禺等区,新增人口将被引导到三个区域工作和生活,随着这些区域的地铁和快速路网逐步完善和通车,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也将引导部分人口选择在新区就业和置业。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27日,记者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3月1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将以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