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群体部副部长张海峰荣获“广州好人”称号为残疾朋友敬业奉献14载

广州日报 2019-02-28 04:11

张海峰已经在为残疾朋友服务的岗位上工作了14个年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通讯员穗文明

为残疾朋友服务,他用心、精心、细心、贴心……在为残疾人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群体部副部长张海峰工作了14个年头,用青春和实践证明了实干者专注奉献的风采。

破解残疾人运动员选才难题

张海峰于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宣文处工作。由于2008年我国将承办奥运会和残奥会,残疾人体育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此时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建设好体育专业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市残联领导决定让有体育专业特长的他参与残疾人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运动队的集训参赛,残疾人运动员选材、医学分级等各项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和发展事务。

2005年,张海峰自学了残疾人体育竞赛医学分级知识,在实践中他发现:残疾人运动员选材一直都是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能找到更多残疾人运动员,他经过不断的基层调研摸索出一套精准选材方法:第一步,摸清底数、初步筛选:在广州市2004年持证残疾人调查表16~30岁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人的登记资料信息中初步筛选符合运动条件的候选人员;第二步,电话沟通、联系建档:逐个给候选运动员打电话询问个人具体情况,建立候选人档案资料;第三步,实地寻访、上门测评:对有意愿并有条件参加体育训练的候选运动员深入到他们的家庭进行面对面的身体测评,把宣传和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带到田间地头。

但具体实践中并非一帆风顺,时常遇到电话是空号、无人接听、挂断、登门拜访遭到质疑、误解甚至是谩骂。这些时候,张海峰并没有灰心,经过科学选材、耐心解释、登门拜访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主动服务,残疾人及其家属的顾虑一点点被消除,他们逐渐认识到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一样能实现自身价值。此外,张海峰和他的团队还通过各区残联推荐、拜访各类特教学校、走进边远农村、甚至跑到相邻兄弟市残联及外省残联选拔残疾人运动员,经过多方努力,为广州市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并组建了轮椅篮球队、轮椅网球队、硬地滚球队、脑瘫足球队、盲人足球队、坐式排球队等队伍,为广州市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7年,张海峰带领赛艇队参加在韩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赛艇锦标赛并获得女子单人艇及混合双人艇冠军。这也为之后赛艇队在2008年夺得奥运会冠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民健身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经过四年的工作磨炼,2008年11月张海峰被抽调到亚组委亚残运会部工作。从前期筹备、国内外人员联络,到会场布置、会议安排、来宾接送等等,为了保障各项会议顺利召开,他经常加班加点,全程参与每一项工作。由于要经常接待亚残奥委会官员以及中国残联主席等专家领导来穗考察无障碍环境,他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快速掌握了无障碍标准、设施规范、设施改造等方面的知识。领导们经常开玩笑地对他说:“你都成无障碍专家了”。2010亚运会亚残运会结束后,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个人”。

2013年起,张海峰任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群体部副部长。“全民健身”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张海峰积极推行的“残疾人群众体育进社区”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2014年陆续在广州市11个区开展“残健共融趣味运动会”。

在残疾人群众体育项目中,轮椅太极拳是一项不受性别、年龄、场地、条件的限制非常有益身心的健身体育活动。张海峰带领部门成员凭借一张光盘,研究技巧、自学套路,他硬着头皮一个区一个区地上门教学。这样跑基层,坚持了一年下来,该项目在残疾朋友中逐渐被认同,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后,2015年,张海峰又组织举办了广州市轮椅太极拳比赛。后来,他又利用微信创建了“轮椅太极运动项目”的朋友群,工作之外,张海峰通过自学拍摄小视频、剪接视频和刻录光碟等技巧,将太极老师的动作要领经过处理,发至群内共享;对于没有手机的残疾人朋友,他就将刻录好的光碟发放给大家……精细化、人性化的周到服务,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好评。

新闻推荐

20万元幸福礼包,等你来领取!

广东亚洲国际大酒店文/曾繁莹“当我决定和你度过下半生时,我希望我的下半生赶快开始”——《当哈利遇到莎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