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非遗”进入中学校园 省实附中开学典礼上演粤语说书
听,练晓彤同学开讲了,声调颇有抑扬顿挫:“话说在广州市天源路399号,有一间很出名的中学,叫做"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省实附中"。提起这间学校,人人都会话:师资好,环境好,成绩好,伙食好!但是,这间学校创办之初,却系十分艰难的。董事长莫道明先生提到,校舍施工之时,自己车上常备一双高筒水鞋,每天不到校园工地查看一遍,心里就不踏实。这样的高筒水鞋,莫道明董事长足足穿破了3双!”
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校史的讲述,把不怕困难、拼搏进取的精神播进了莘莘学子的心田。
粤语说书俗称“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此后,广州出现职业说书艺人,并尊柳敬亭为祖师。
说书是个体讲演,艺人只凭一把折扇和一块醒木做道具。广州说书的艺术特点是以表(第三者旁述)为主,讲究语言的韵律性和节奏感,大量运用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以及借鉴戏曲中的一些表演技巧,对书目进行加工润饰。早期的说书艺人,多在寺庙门口对香客讲演“劝世文”,后来艺人自搭简陋的“讲古寮”或在街头“开街档”,有些则在中下等茶楼设点。1932年,有艺人在广州的广播电台开讲故事。1954年,30多名常在广州说书的艺人在文化部门帮助下成立了“广州说书学会”。
省实附中本次开学典礼还有另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环节——给部分学生派发“文化红包”,领取的同学是摇奖摇到的各班33号、44号,“红包”里装的不是人民币,而是《道德经》书签。书签不仅印上了《道德经》警句原文,还加上了解释。如一书签印的是《道德经》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作解释为:“最善良的品质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领到“文化红包”的同学细心品位《道德经》警句妙语,感到这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至宝。
省实附中学生处黎卓明主任介绍,弘扬传统文化是省实附中育人工作的重点工程,本学期他们计划结合元宵节、花朝节、中国国医节、春分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在活动中宣传传统文化。比如准备在3月17日的中国国医节发动初中学生研究中草药,请中医药专家作国医报告;在春分节进行“竖蛋”比赛;在寒食节讲述其来历。今年端午节是高考第一天,他们准备给考生送颇有寓意的“暖心粽子”。
新闻推荐
全国70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出炉 广州消费者满意度排名第四
羊城晚报讯记者唐珩报道: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2018年7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测评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