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守护神 访春节期间的增城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护士在为新生患儿做基础护理。
2月5日(年初一)凌晨零点47分,在增城区妇幼保健院一个女宝宝呱呱落地,成为新年第一个“猪”宝宝。新生命寓意着新希望,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用爱心和责任心为每一个新生命“保驾护航”。在很多人心中,新生儿科是带着神秘色彩的科室。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患儿都是出生不足28天的早产儿,由于他们各系统和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出现了肺炎、黄疸、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等的病情,需要医护人员进行24小时的监护。
抢救新生患儿是常事
大年三十的晚上9点多,新生儿科主任唐建平接到一个新生儿病危的紧急电话,他便从家里马不停蹄地往医院赶。“那天晚上10点左右我到了医院,当时患儿上了呼吸机都还严重缺氧,病情凶险,于是立即召集放射科医生和心脏彩超医生回医院参与抢救,查清缺氧的病因,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和对病情的准确判断,最终患儿病情稳定了。我当时非常感动,除夕夜把大家请回来,没人有怨言。”对唐医生而言,抢救新生儿早已不是“新鲜事”,反而是习以为常。20多年的从医经历,唐医生已经想不起从死神里救活了多少个新生患儿,守护了多少个家庭的团圆。
唐建平从1995年来到区妇幼保健院后,在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NICU技术的研究,“医学是需要经验磨练出来的,而不是靠读背书就会看病”。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思考,唐建平在“三个老师”(教授、书本和病人)的指导下,医疗技术不断进步。
这些年来,唐建平带领团队敢于创新、敢于挑战,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比如上呼吸机、换血、插喉等,使增城的NICU技术水平与广州的距离不断缩短,“现在我们跟广州顶级的专科距离已经不远”唐建平笑着说道。多年来,在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下,拯救了许多患儿的生命,并得到了家属们的高度认可,科室获得的“妙手回春”“华佗再世”等荣誉锦旗不胜枚举。
将新生患儿视为己出
春节期间在病房的新生儿比较少,病情轻微的患儿都被家长带回家过年,只留下病情严重的,目前病房里住了34个新生患儿。
“在全院来说,最辛苦的护士是在新生儿科,因为我们干的活比较杂。日常基础护理方面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比如说换尿片、喂养等,因为这个病房是无陪护的,需要护士定时观察患儿的病情。”新生儿科护士长王丹凤如是说道。
据了解,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每天都会根据医嘱对患儿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就是做生活方面的护理,例如检查口腔、臀部,为患儿沐浴、换尿片、喂养等;而专业护理就是根据患儿的病情作出相应的护理,比如上机的分泌物比较多就要清理呼吸道,还要对患儿的营养等各方面的评估,并做一些护理记录。由于病房的新生儿都是脆弱的小不点,病情容易出现变化,所以护士们每个时段收到的医嘱都会不一样的,因此对他们的考验非常大。王丹凤表示:“在这里护士们充当着妈妈的角色,要求她们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把新生儿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据了解,目前新生儿科的护士有30人,在岗最长的有22年,最短的有2年。王丹凤今年36岁,在新生儿科做护士长已有3年的时间了,她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每位患儿健康出院,并且得到家属的认可,“因为我们的团队真的很努力,也很勤奋。如果护士的努力没有得到家属的认可,不信任我们,我们会很伤心的。”
希望所有患儿都能康复出院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前治不了的病现在都能够治好,新生患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唐建平在科室里经常给医生们灌输“新生儿的存活率99%都不行,要100%的成功率”的思想。他说,当今社会对医学的要求非常高,不允许有失误,因为生命是宝贵,对每一位患儿都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在新生儿科,有“三个一样”理念,那就是:生人熟人一个样、本地人外地人一个样、有钱人没钱人一个样。每当遇到患者家属经济有困难的时候,科室的医护人员们都会建议家属面向社会众筹,并带头组织科室的人给患者捐钱。
对一线医护人员而言,过年是没有特别的概念和期待的,但他们有共同的愿望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每一个新生患儿都能健健康康的出院。
新闻推荐
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到增城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调研 以改革促发展 服务百姓民生
本报讯(记者陈婕妮通讯员陈雪萍陈开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昨日率调研组到增城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