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客家文化之乡 派潭
派潭位于增城北部的山区大镇,全镇面积289.5平方公里,北回归线穿越9条行政村,苍天赋予派潭优美天然的生态环境,如黛的青山,缥缈的白云,醉人的碧水,蔚蓝的天空。派潭是客家大镇,客家人占总人口70%,客家文化丰富多彩。8个增城区文化类非遗项目中派潭就占4个,而派潭佳松岭村的貔貅队是增城唯一获广东省非遗称号的项目。
派潭的民俗传承和客家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主要原因有:一是派潭镇政府一贯重视文化。上世纪60年代初就建有1500多座位的大剧院,改革开放后建设的文化场所有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为群众提供了良好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派潭客家村庄密集,传统客家文化、民间文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三是除了镇文化站每年组织活动外,各村群众自发组织有山歌队、春牛队、舞蹈队、舞狮队、曲艺社等,社区文化氛围浓厚。
定居派潭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中后期迁来,在原住地有一定文化基础,他们沿着客家先民的文化足迹,较好保留中原文化传统。居住偏僻山区较少受外来文化干扰,生活相对稳定。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在婚葬、风俗、宗教、文化等与当地瑶畲文化、广府文化互相影响、吸收、融合,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派潭客家文化经过几百年与当地文化结合取人精华慢慢发展起来的。在清末时期,各村自发组织起来的客家文化种类有客家山歌、舞貔貅、舞春牛、舞渔灯、舞凤鸡等等。这些民间文化艺术品种保留中原文化格律又吸收当地长处,创造出有派潭当地特色民间艺术文化剧种。
派潭客家民间文艺的形成和发展
1、客家山歌。派潭地处山区,历来盛行山歌,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在山歌最盛行的时期,各村的山歌手经常与相邻村山歌手对驳山歌,很多男女歌手因对唱山歌成为夫妻,有婆媳同场对歌甚至亲戚之间对歌。派潭山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流行,每年秋冬农闲时候,村与村之间的歌手晚上在约定的地方对唱山歌,对山歌最少四五小时甚至到天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镇文化站每年举办群众性客家山歌大联唱。平时在派潭圩日,各地的山歌爱好者也都在文化广场唱山歌。近两年派潭客家山歌协会定出每月一次“山歌日”,吸引各镇街及从化山歌爱好者到派潭参加山歌大联唱。2008年,镇文化站推荐刘家村女歌手张阳光为代表,唱原生态客家山歌“过山拉”调,获“广州市原生态客家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2、舞貔貅(客家狮)派潭舞貔貅活动有二百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佳松岭村张古悬拜兴宁貔貅师傅学艺,学成后在本村开馆成立貔貅队,此后该村舞貔貅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客家貔貅造型是以中原貔貅为原型改造的,舞貔貅伴有武术表演,以拳、棍、大刀、双刀、快钯、二棍、排滚等为主,这是貔貅特色和实用性。张古悬儿孙后代都为传授貔貅艺术坚持至今,他们除了在本镇开馆教学,还到各镇及从化龙门等地开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舞貔貅形成热潮,全镇约80%客家村成立过貔貅队。在春节期间全镇有20支貔貅队在各村表演,场面热烈,可称“貔貅之乡”。 2007年镇文化站推荐该村舞貔貅,向广东省申报非遗,同年获“广东省第二批舞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3、舞春牛,派潭舞春牛与客家山歌同样受群众欢迎。舞春牛剧用纸竹编扎成一条牛作道具,用说唱形式表演,有故事情节,唱的是春牛调。组成一个春牛队最少要16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派潭有10多条村组织春牛队,较好的村有樟洞坑、大田围、利迳、亚口冚村等。2008年派潭镇文化站推荐以樟洞坑春牛队为主,向广州市文化局申遗,同年获“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此外,双合寮村萧氏的 “舞渔灯”,也很有地方特色。2015年经镇文化站挖掘打造,向增城区文化局申报,获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背阴村村民范毅强继承祖辈传统工艺“庆雕”“壁画”工艺。文化站向增城区推荐申报,获增城区“庆雕”技术传承人称号。还有黄洞村 的“舞凤鸡”、 三眼塘村“花灯制作技术”和大埔村古体育项目“击壤”等。
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镇文化站将各村的民间艺术进行全面打造,创新、提高,使派潭客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2001年,将佳松岭村舞貔貅推荐进入派潭中学,得到广州市教育局大力支持;2017年受派潭中心小学邀请文化站把山歌春牛队、貔貅队引进该校艺术培训班,学生可从小接受客家文化艺术熏陶。2009年派潭举办的“美食节”和2017年举办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它们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客家文化风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白水寨景区开业以来,景区邀请派潭客家山歌舞蹈队、山歌春牛队、貔貅队在景区表演,既使景区增添热闹欢乐氛围,又给游客带来惊喜,其中传统婚礼“招花轿娶新娘”与游客互动环节尤其受欢迎。
新闻推荐
代表省参加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接受国家级考评现场。成立增城区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队伍。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