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泰斗米振雄:六十载创新 宁拙不俗
作为景泰蓝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及景泰蓝历史上第二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的作品经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他设计的景泰蓝超级对瓶,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一直陈列在中南海紫光阁。借到广州办展机会,米振雄接受了媒体专访,详细介绍了他立足传统,开辟新路的匠心历程。
A作品屡获国家大奖
米振雄是1958年进入北京市珐琅厂当学徒的。虽然有师傅手把手教,但米振雄很快就觉得这样不行,必须学习绘画、设计。于是他自己找了老师,从临摹、写生开始,渐渐地能够创作、设计,“打入到知识分子圈”。
1980年,北京市珐琅厂要到广州来办展销会,米振雄受走马灯启发,设计了一个1.5米高的瓶子,有两层,外面一层是镂空的,里面一层能够转动。作品一展出就得到香港《大公报》的青睐,被刊登出来,一下子轰动全场,迅速由一位中国台湾地区的藏家收入囊中。
由于表现出色,1984年,米振雄被厂里选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回来后主要负责设计。1993年,五十来岁的他就被授予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6年,他设计的《天柱瓶》《银星瓶》获北京市优秀工业设计竞赛金奖;2003年设计的《巨雄瓶》获北京首届工艺美术展特别金奖;2005年《故宫水缸》获北京旅游品设计大赛金奖;2017年,他创作的《四海同心》景泰蓝瓶被作为国礼赠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
B青铜纹饰匠心独运
这次带到广州展出的《西周遗韵》,特别能显示米振雄在设计上的匠心独运。
作品上,米振雄主要采用了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鱼纹、象纹、虺纹、虎纹、凤纹、龟纹……几乎应有尽有,由于配合得当,看起来既新颖又严谨。
策展人、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原馆长谭伟彬表示,这件作品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又进行了当代化的艺术夸张,譬如凤的尾巴,就很有设计感。同时蓝色显得特别冷静沉着,与金色形成了极好的对比,使得整件周器罍看起来既高贵典雅又不会过度张扬。“与古代任何一件景泰蓝佳作放在一起,都毫不逊色。”谭伟彬如是说。
C创新劲头永不停歇
把国画融入到景泰蓝制作中,则主要展现于米振雄的铜板作品上。历代的景泰蓝,基本是瓶瓶罐罐的器型,米振雄受瓷板画启发,独创出了铜板景泰蓝。
米振雄将自己创作的花鸟画作为底本,在铜板上掐丝,然后点蓝烧蓝,通常要烧四次的,他只烧三次就定格了,并且不经打磨,让铜板上的画面出现浮雕效果和天然的光泽,更显得生机勃勃。而且黑丝上包着釉彩,永远不氧化,如果脏了,拿布一擦就又亮了。所以米振雄将其称为景泰蓝原生态火焰艺术。
米振雄说,他始终秉承一条理念,就是“宁拙不俗”。回望米振雄这六十年的创作历程,无疑,他已经基本做到了。
(辛文)
新闻推荐
人们在故宫举行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上选购灯笼。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精品,其品牌是人们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