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与城市共生?让市民成为“非遗”的消费者和传承人
交流会围绕非遗传承、生活美学、城市共生等话题,邀请了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以及企业的代表,从多个维度探寻在城市化进程中,核心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路径,为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建言。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淳林提出,城市品牌建设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载体,非遗文化元素应积极融入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并以广府庙会为例,与在场嘉宾分享了五条利用广府非遗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路径,以促使广府非遗的传播走得更广更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认为,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空间的构建载体。以粤剧和灰塑为例,非遗保护工作不仅要见到传承人,见到技艺,还要见到各地域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非遗对于城市生活的建构蕴含了多重意义,这些意义不仅是为了发展经济,更是为了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魅力的生活美学,使民众能够栖息在大地之上,让其成为非遗未来的消费者和传承人,把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植根于心。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认为,非遗要与城市共生,应激发其内在生命力,尝试加入生活美学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应借助学院教育的力量,为现代非遗行业输送高级人才,依靠学院教育在审美上的优势,吸收借鉴新材料和新技术,为非遗行业的产品研发和传播营销带来创新,开启非遗活态传承的美学化新时代。
新闻推荐
腐朽化神奇 烂桔变酵素 社区居民收集过气年桔制作环保酵素 可作家用清洁剂
东湖北大院收集点,工作人员处理居民弃置的年桔。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利用年花年桔制作的环保酵素。广州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