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龙”,广州楼市欢迎你!
插图/采采
“过江龙”的进入,给广州市场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风头趸
述评/羊城晚报记者 詹青
有一种力量,叫渗透。
“如果说深圳是快食面,广州就是一座煲老火靓汤的城市,五味糅合,深广大,越煲越有味道。”一位来自深圳的开发商这样形容广州,这里的接地气、包容特质,同样也是吸引很多“过江龙”来此开疆拓土的主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这6年间,至少有30家外地房企进入广州楼市。尽管从市场份额看,仍然是“本地姜”占比较大。然而,不是猛龙不过江,这些外地房企,往往带着强烈的品牌标识、更个性鲜明的产品来冲击市场,对广州楼市的渗入和影响也越来越深广。
他们为什么来广州?
作为国内四大一线城市,广州成“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必然。不过,“过江龙”对广州市场集中进攻也是近五六年才开始的。
2013年起,大量外地房企密切关注广州市场,且数据非常惊人,在2014年,广州公开出让的地块,居然有一半以上都归入“过江龙”麾下。而近一两年,土地拍卖的门槛越来越高,更多外地房企转而以合作、收购等形式获取土地。
为什么他们会在这个时候来?为什么会特别关注广州?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节点。
与其说是房企的个体判断,不如说是他们的群体共识。
一个共识被普遍认可——房地产普涨时代的过去。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人口增速将逐步下降,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发展已趋于饱和,每个城市的房地产发展机会已经分化,唯有把握住仍然具有人口红利的城市,才能避免最大风险,把握未来的最大机会。
事实上,“人口抢夺战”下的超级城市争霸,与房企之间的体量争霸是相同逻辑。当楼市偃旗息鼓,刚需就越来越被需要,唯有建立在真实需求基石上的楼市,才值得信任。
在这一点上,向来以接地气、务实为特征的广州楼市,从来都不让人失望。一位海派发展商华南区域总裁曾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广州地价确实不高,不过,不高的地价也意味着不高的房价。所以,“广州就是一座非常适合分担风险的城市,只要安心在广州,哪怕挣不了大钱也绝对不会饿死。”
2018年房企销售额TOP30,“过江龙”占比超1/3
近年来,“过江龙”也以其不俗的表现,改变着广州楼市的格局。特别是在市场份额上,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不久前,广州克而瑞公布2018年广州市场房企销售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现象:
一方面,寡头效应显著,TOP30房企在广州一共卖了1710亿元的房,同比2017年,增长18.96%,保利、越秀、万科、中海四家房企跻身百亿军团。另一方面,“过江龙”表现颇为优异,TOP30 中,外地房企占比经已近1/3。
或许,在规模与体量的竞争上,“过江龙”在短时间内还很难与“本地姜”比,但是,在产品创新上,“过江龙”对广州市场的渗透却不容忽视。
在过去几年,“过江龙”的表现可圈可点。比如,来自深圳的佳兆业集团,其在广州数盘均以创意十足的复式产品抢夺新贵人群市场,产品标识度非常高;而以“全产品线”包围、多区布局的龙湖集团,不仅产品做得漂亮,营销也相当出色;还有阳光城丽景湾,凭借其前瞻性战略、项目的整体规划及优越的产品综合素质,自2016年开售,已从2017年的南沙销冠,跃升至2018年广州销冠,成为年度最热销楼盘。如今,几乎每条“过江龙”在广州都会拿出自己的首作,而且推售产品亮点多多、可圈可点。
“过江龙”对自己进入的全新市场贡献,不仅仅是渗透,有时候甚至是冲击。而我们期待的,是市场上的新鲜血液能为买家带来更多好产品、新体验。
进入2019年,近期已有多家外地房企在广州的首盘陆续入市。这些新楼盘不仅有强大的企业品牌背书,而且每个项目都各有看点——超级IP、城央别墅、智慧住宅……在琳琅满目的新品中,你愿意为谁埋单?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2月20日,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据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林洽生介绍,专项治理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