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式审美 且俗且雅(下)

南方日报 2019-02-22 06:14

●梁凤莲

或俗或雅,且俗且雅,且行且驻,从千百年来走进今天,从历史走进日常,活力四溅,风光无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熏陶着四面八方的广州人。那壶茶是齿颊留甘的,那款款点心是心头的暗香潜逸,那高高扬起的狮头,是平原山野的风声掠过,是青葱挺拔的竹节宁弯不折,活力长存,那一捧捧擎举着带回家的花,是你我平时闲日的年节,是你我年节里最郑重其事的用心点缀。

风生水起

从地图上看,广州城形状如同腰佩玉带,珠江绕城而过,而河涌支流要么环岛相拥,要么一路缠绕。

于是,那先辈流传的俗例,便成了居停过日的要律了。

风水风水,水易生风,风易润水。物候相适,人杰地灵。

天时地利的亚热带物候,选择了广州人的临水而居。河汊纵横,河网交织,湖涌在城里撒欢,有水则灵的城市何处不宜居停、生息。

这风水,不仅是一方水土的堪舆,亦是唯物的理性选择,是与自然气候达成相知相遇的默契,是彼此伸手相握时的会心会意。

临水而居成了祖传的宜居宜停的秘诀,亦流传成时尚风情。风调水顺,日子丰盈,这民间的意头与讲究,竟演绎为一种虔诚与信赖,有意无意的,有条件的都在自家的地盘里,做一点摆设,或是一种供奉,盘景流水,傍水生风,寓意风生水起。粤人的信奉,实在到用来求神祈福,庇护保佑。诸如此类的条规教义,抵不过眼见为实的起效。

粤式的浪漫显然还是离不开这些实惠的,临水风情,讲意头礼数的节庆,比如三月赏梅,五月踏青,八月拜月,九月登高,十月赏菊,诸如此类,年年岁岁不同,月月礼俗轮回,虽没有明显的气候分别,却有着应时应景的抒情。

南风一直和这座城市结缘。春天的南风饱满,冬季的南风亦是润泽深情。所以广州人的礼仪如同季节的馈赠,讲究的是手信,用礼轻情义重的表达,手信二字,就是足够的诚意了。

这诚意蔓延到信奉里,就是逢庙必进,遇神必拜,不拘门户,但求心诚则灵。于是乎,偌大的广州城,福地甚多,寺庙、教堂甚多,拜神祈愿,香火鼎盛,礼拜声声,都是为了还心愿,传心意,直白得明了,亦清爽得无挂无碍,有缘就随缘,有礼就还礼吧。

顺应的还是天人合一的定律,有因有果,风生必水起,水起必风生。大自然不负苍生,众生亦须不负一己之心。

醒定生猛

年节的脚步让街巷收敛繁杂,褪掉挤拥,回复从容自在,素颜自赏。

回家的行程紧锣密鼓,谁都有该归去的故乡。广州属于所有人的广州,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舒展一下劳作的腰身了。

有骑楼的街道变成了一副安闲的神态,货如轮转人来人往的街道清爽了,广州的容颜现出了平时闲日难得一见的优哉游哉。老街如一个风情不减的闺阁淑女,娴静含蓄,新城则是一副飞扬潇洒的时尚女郎做派,炫目灵动得挪不开镜头的聚焦。

而菜市场、茶楼食市,则成了另一个嚣闹的去处。吃吃喝喝是最诚意最温暖最平等最直接的表达了,都聚一起吧。从早到晚,从一壶茶到最后一道甜品糖水,就在酒楼食市里直落吧。说什么衣食足人欢乐,从来时日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无遮无拦,从祖辈手里击鼓传花般,落入手中,还是那种旧时的传统,还是那种不变的开心。

习俗的节庆来了,或是年青人的西式喜庆同台竞演,不外乎把一种心情,过出不同的花样。

如是,粤式的浪漫还能是什么?采青,爬龙舟,龙腾虎跃,耍一下南粤男儿的威风。

正月里最醒目的就是采青,采青里最夺目的就是醒狮。居家的门楼,或是店铺店家的门庭,锣鼓喧天的时候,龙凤狮子跃动起来,热热闹闹,人头攒动。或没有树桩、横头凳之类,而以人为梯,以鼓点为力,上蹿下跳,粤人的灵动功夫,粤派的拳脚风采,咚咚锵、咚咚锵,年节的喜庆挡得掉所有的晦暗。那狮头,是临风玉树的竹子折而不弯扎就的,那气势是独步平原的王者之风,刹那功夫,就跃上竿头,把那葱绿生财的好意头轻取入怀,年节是所有人的庆典,开心是所有人的双赢。这就是广州过大年的气氛。

若论生猛,除了吃进肚子里的河鲜海鲜的鲜活,首选就是龙舟竞渡了。多么喜庆热闹的习俗啊,潮汛一到,端阳节来,就江河会师,龙舟过招吧。

叹完世界的粤人活力十足,豪情万丈把这赛龙舟,变成了体育竞技与全民娱乐了,敢在江河上上下下的,都是猛龙过江不甘人后者。及至后来,这是否成为一种精神熏陶血脉传承,亦未尝是空穴来风吧。

赛龙夺锦,江上竞渡,河涌爬船,风俗之余,日子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敢拼敢闯的色彩了。生活给时间涂抹什么,时间就会给日子输送什么,从来人生都是相互滋养的。

何况是过大年,那就热闹得火花四溅了。客家式的、潮汕式的、广府式的,还有粤西红土地式的,把南粤大地鼓动得活色生香、喜气洋洋。英歌舞、火龙舞、城隍巡游、飘色、花灯,眼花缭乱,目迷五色,还有祠堂饭,太公分猪肉,大排筵席的年例,日子就是这么红红火火,各处乡村各处礼奉。

亦雅亦俗

轻盈转身,洒脱回旋,雅俗之间,不外是镜子的内外,日子终究是各自的日子,然后时光才是不一样的时光。

粤式审美就是一双变幻无穷、趣意无限的巧手,再俚俗粗陋的营生,也能生出超常的趣致。水流有声,水泻有痕,岁月就是一个宽阔的舞台,演得起粤人粤派的浪漫。

粤式的浪漫似乎还有着更多吧?那就是广东音乐,粤曲小调,轻飘的曲调,惠风和畅的音韵,豁达的情感,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岁月有情,代代传承,时间不老,总是乡音乡情萦绕相守。

于是,私伙局就大行其道了,平淡的日子要过把戏瘾,要附会一下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就粉墨登一下场吧,而后生们就把那曲调借出门去,串配成老少咸宜的流行曲,从港台涌过来,又从老广的地头灌回去,来来去去的热闹,都少不了一副广府腔、一番粤味情。

广东音乐响起来了,一曲相认,就这么百年过去了,高胡、二胡,锁呐、锣钹,步步高,喜洋洋,有浓烈的,如《娱乐升开》《赛龙夺锦》,亦有清淡的,如《倒垂帘》《下渔舟》,有抒情的,如《平湖秋月》《醉翁捞月》,亦有诗情画意的,如《柳浪闻莺》《雨打芭蕉》……光是曲名,就让人相遇恨晚,沉醉在这南风粤韵中了。

抬头,建筑的诗意永恒地定格着,从纪念堂的地标,到市政府的大楼,从珠江新城耸立的森林,到双塔的直插云霄。

低头,卖花的就在拐角处候着,卖茶壶、玉器的则在自斟自饮着。

远观,是大剧院的弧线与小蛮腰婀娜的曲线。南广州的品位,总是柔情似水,随物赋形,可能无限,畅想无限。

凝视,是岭南画派的虚中留白,笔墨写意,倾情花树,豪情山水,是“三雕一彩一绣”的精巧与奇技,不可思议中的巧夺天工。

眺望,是南中国海的波涛汹涌,是扬帆出发的气势如虹,是远处他方的乡音声声。

一切从来是这么的来之不易,在时间的沉浮浪涌中起伏着、挣脱着。

一切原来又是这么自在,所谓自在,就是自得自适,一座城市的审美与神韵竟是从容自在,与自我在一起,与市道人心的精气神在一起。

那做派的淡定,有的是运筹帷幄的从容。

那识饮识食的机巧灵动,有的是生存的大智慧与大见识。

那润物无声、雨打窗棂的情趣,一壶茶,一瓶花,抵得上堂前燕、官邸家。市井营生,来得如此收放自如,诗意浪漫,来得如此轻巧自得,满心欢喜,这才是繁华阅过,世面见过的宠辱不惊。

那内敛潜藏的豪勇争先,敢立潮头,又岂是“生猛”二字能够一言道尽。这生猛不仅是餐桌上的极品口感,更是做事担当的长风万里。

年又过年,日又一日,而广州情怀不变,记忆留痕,且行且驻,把平民百姓的营生,把你我的日子,过得水润珠圆,四季常青,花开百日,岁岁盈香。

这就是粤式的浮生,粤味的尘世,粤人的趣味了。又全都是粤派审美的一招一式。

新闻推荐

“实力中青年医生榜”受市民热捧 《实力医生一本通》成抢手“尖货”线上传播热 线下补货忙

众市民在现场销售点购买《实力医生一本通》。一册在手精准寻医20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重磅打造,广州市医师协会...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