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鱼苗染病,番禺多地鲫鱼暴亡
春节期间鲫鱼行情持续向好,节前部分市场甚至按条卖鱼,一条鲫鱼高达30元。但这样的好事却没有让广东番禺的鲫鱼养殖户遇上,因为最近几月当地养殖的鲫鱼莫名暴亡,发病塘已达到百余个,是往年同期的10倍多,养殖户损失惨重。
据了解,番禺多地鲫鱼养殖场发生莫名暴亡,发病鱼表现为在池塘四周无力游动、不集群、黑身,并且打捞上来后在鳃盖张合及抽动过程中,很快从鳃盖处流出大量血水,出血接近喷射式,随即死亡。解剖后,发现内脏、鱼鳔、肌肉都会有出血,并伴随肝脏糜烂,脾脏、肾脏肿大的症状。
据番禺当地渔医、广州渔安顺渔业公司负责人陈磊介绍,该情况今年确实在当地比往年明显增多,往年一个冬天他处理的发病塘只有十几个,今年才2月初就已经上升到百余个。他发现,这种病害发生时间一般集中在十月至次年二月,也有个别案例在六七月份发病,并且发病跟池塘水质没有明显相关性,任何水质都可能发病,却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为了找到鲫鱼发病的原因,陈磊取了部分病鱼样本进行专业检测。根据病料样本检测结果,最终判断为疱疹病毒感染,即俗称的鲫鱼“鳃出血”病。这种病害目前无有效治愈手段,发病鱼死亡量大,呈现典型的暴发病特征。
资料显示,“鳃出血”病属于病毒性疾病,病原为疱疹病毒II型(疱疹病毒分I、II、III型,其中I型和III型主要危害鲤鱼和锦鲤)。该病病毒存在潜伏期,发病与温度密切相关,相关研究发现,气温20-25℃时是此病的高发期,且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而广东1、2月份的天气情况恰恰非常满足诱发条件。
“鳃出血”病最早是六七年前在江苏被发现。江苏是鲫鱼核心产区,该病长期以来成为当地鲫鱼养殖户最为头痛的问题。去年全年江苏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鳃出血”病暴发事件,其中从8月份开始的第二轮暴发潮,正是由于气温骤降导致病情蔓延至江苏多个鲫鱼产区,其中盐城地区发病比例更是高达40%。
这给去年江苏鲫鱼养殖业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由于当时正值新鱼上市高峰期,短期内病鱼大量上市,导致鲫鱼明显滞销,新鱼价格也整体被拉低。从去年8月到去年年底江苏6两规格鲫鱼塘头价跌至4.3元/斤,1斤规格鲫鱼也仅有6.2元/斤,而考虑到当地养殖一斤鲫鱼的成本普遍在6.5元,因此九成鲫鱼养殖户出现亏损。
而在本次番禺鲫鱼发病事件中,据陈磊介绍,他处理的若干塘“鳃出血”病病例,塘里大多是江苏南运的鱼苗或是暂养的成鱼,本地鱼苗虽然也有发病,但是比例很小。“发病塘切记不要进行消毒操作,否则会加速死亡。”陈磊表示,他曾尝试使用解毒止血的中药进行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一旦停药立即复发,而长期用药成本过高,多数养殖户无法承受。
专业人士建议,养殖户发现“鳃出血”病后可适当减料控料,减少鱼抢食过程中的接触,减缓病毒传播蔓延。不过停料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停料5-7天还不能控制死亡率,就应该考虑直接清塘以减少损失。
想要预防“鳃出血”病,苗种非常关键,一定要选择经检测不携带病原的苗种,有条件者可以做PCR病毒检测。同时做好生物防控,重视病毒隔离工作,消毒捕捞网具,死掉的发病鱼做无害化处理,降低养殖密度,不胡乱用药。另外在鱼病高发季节不进水,以防带入病原和造成应激,平时做好调水改底和鱼的保健工作。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向过往旅客展示毒品模型丁山海摄春运“返工潮”禁毒宣传活动在广州南站开展本报讯(记者丁山海)春节过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