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改读音”背后的文化误解

珠海特区报 2019-02-21 10:17

闵汝明 作□蒋璟璟

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红尘,粳(jīng)米变成了粳(gěng)米……19日,公众号“普通话水平测试”发表的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刷屏,文中举了一大串读音改变的例子,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对此,相关专家表示,这则“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6月6日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而这个《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2月19日澎湃新闻)

一个公众号就官宣“字词拼音改了”,这事自一开始就透着诡异。稍加检索不难发现,所谓“普通话水平测试”公号,其运营主体不过是广州的一家公司,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完完全全的商业机构,其竟以权威口吻为某些字词一锤定“音”,这多少有些僭越了。当然,上述的刷屏文章,也不能纯粹说是造谣,只不过是断章取义选择性陈述事实而已。厘清来龙去脉,公众想必也释然了。

“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有关部门正在论证这些字词的拼音要不要改”。从2016年国家语委发布“审音表”征求意见稿,如今过去了两年有余,其迟迟不能正式颁布实施,本身就说明争议巨大、推行不易。此番再经自媒体这波“假戏真做”渲染触发舆情震动,今后若真要“改音”想必更得慎之又慎。从另一个角度说,相较于“读音更改”所引发的抵触、抗议,此举所能带来的效用、价值可谓少之又少。

之所以研究把“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红尘”等,据说是因为读错的人太多,基于“从俗”的考虑而改音……读错的人多了,那么错的也便成了对的,这简直是神逻辑。凡是读过几年书、吃过语文苦的“文化人”,对此是万万不能忍的。事实上,字词读音,原本就是约定俗成的。但是,随着现代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标准读音”并推而广之,某些读音就变成了“唯一正确”。而这,正是如今“改音”事的根本原因。

字词到底如何发音,从本质上说,也属于“社会文化协议”的范畴,官方颁行、大家认同便可。可终究,有些字词的读音是难以形成共识的,也没有必要达成“协议”。既然如此,心怀包容、彼此尊重便好,实在不必非要分出个谁对谁错。

新闻推荐

强化社会 治安防控

沙头街本报讯(记者陈晓洁通讯员郭静君)沙头街来穗中心进一步加强春节期间社会治安防控,确保辖区来穗人员和居民过一个平...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