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新区转换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超千亿元 23个重大项目落户黄埔

南方日报 2019-02-21 06:18

春意盎然的广州科学城里,音乐喷泉伴随着昂扬的节奏喷向空中。喷泉湖畔,一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即将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带来春天般的经济活力。2月20日,23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黄埔。

这批项目包括各类总部项目14个、先进制造业项目5个、创新平台项目4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预计营业收入超3700亿元。项目领域涉及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等产业。

今年该区将以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再创招商引资新优势,进一步实现招商4.0模式体系化,形成大招商格局。本次签约活动是该区“BRT招商行动计划”的第一次成果展示。其中,B是指大项目(Bigproject),R是指实体经济(Realeconomy),T是指人才和技术(TalentandTechnology)。该区将通过BRT计划为动能转换提速,推动高质量发展。

项目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是区域和省、市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主战场,做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主力军。本次签约的23个项目当中,有多个项目计划在科技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科技金融、生物医药等方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其中,天安骏业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及创新园项目是本次签约的重磅项目。天安骏业集团计划在该区投资700亿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并与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智能制造技术中心等产业创新园,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企业和人才。项目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

“我们带着投资方香港天安中国集团的发展基因,奔着国际一流湾区之梦、沿着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来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把天安大湾区创新园项目作为在广州的开篇之作。”天安骏业集团董事长胡爱民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企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就城市综合开发、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医疗健康、商贸零售、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

常在香港工作的胡爱民此次来到广州时,留意了路上用时。他发现,香港九龙西到广州南站的列车,仅需要59分钟。“到了广州,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做"一小时生活圈"。”胡爱民笑着说道:“这与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联动发展密不可分。这也会极大便利粤港两地的交流合作。”

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在此之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将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的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

生物医药产业是该区的新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培育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签约的项目中,澳门大学将与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合作建设“大湾区中医药国际创新平台及智慧中医产业化示范基地”。

“我们依托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的中药龙头企业现代中药的产业基础,并结合澳门作为世卫组织(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的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辉介绍,该项目首期将推动数个中医产品去欧盟注册,并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央药房”。

世界500强发展力度加码

2018年,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引进诺诚健华、卡尔蔡司、瑞士龙沙、默克、PNP垂直加速器等重大项目138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央企、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投资项目33个,总部类项目29个。

今年,该区将继续瞄准世界500强、总部经济产业,广泛延揽重点企业投资项目,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本次签约落户的项目,就不乏世界500强、总部经济等重大项目。

其中,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进驻该区并设立企业总部,2018年为该区贡献营业收入达1700亿元。2018年,雪松控股作为广州市唯一的民营企业成为世界500强新贵。雪松控股董事会主席张劲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雪松总部项目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可以说是"新黄埔速度"!这让雪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基于对该区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此次雪松控股将投资30亿元,在现集团总部大楼附近建设第二总部,重点发展金融板块业务,并打造集购物、文旅、休闲于一体的园林式带状花园综合体。项目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

另一世界500强益海嘉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集团之一。本次益海嘉里计划在该区投资5亿美元,建设益海嘉里华南粮油生产销售基地项目,总注册资本为2亿美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33亿元。

央企也加速在该区的布局。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该区设立华南总部,主要负责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八省区的市政、公路工程及产城融合综合开发、污染水体治理等项目的建设与投资工作,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

另外,本次签约的总部项目还包括广东火电总部项目、万洋集团华南区总部等。

高科技中小企业加速集聚

目前,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企业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11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广州市的比例达78%。该区正积极打造创新创业企业的“创新森林”。本次签约中,也迎来了一批高技术、强人才的明星企业。其中既有首次落户该区的“新朋友”,也有本地土生土长的“老熟人”。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计划在该区投资设立华南总部,推动“广东省医疗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建设落地,并设立新药创制加速器、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务创新中心、华南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华南生物样本库等。

与之类似的还有华银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基地及总部项目。作为拥有全球最大数字病理数据库的华银健康,将在该区建设医疗服务产业基地,设立国际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全国科研中心、全球级病理标本库等,并与腾讯合资建立“国家级临床大数据研究院”项目。

“我们企业在广州开发区起步、生长,目前已有十个年头。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基地。如今,我们依然与广州开发区签约。”华银健康公司总经理黄春波结合亲身经历谈到:“优越的营商环境,是我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

2019年,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深耕制度红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此举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赋能的重要抓手。对此,初到此地投资项目的胡爱民同样深有体会。

胡爱民表示:“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高效服务。这里对谋求发展的热情真诚,以及务实高效的作风,吸引并感召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追梦人。”

得益于声名远扬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此次签约落户的高科技企业还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智能家具生产装备创新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广州玛斯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计划将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五轴智能加工中心等智能装备在该区进行国产化量产,同时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数控技术与机器人视觉识别技术。这些技术将应用于家具柔性生产线。

此外,全球智能时尚混合手表产业产品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三的广东乐源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开展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广州市大湾区虚拟现实研究院”项目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虚拟现实技术平台;硕贝德无线科技集团计划在该区建造5G产业总部,达产后产值预计达36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

通讯员黄于穗熊奡

新闻推荐

同心同向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刘伟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