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压岁钱归谁? 广州仔财商教育 已迈入“实战”

羊城晚报 2019-02-20 13:12

九七商社的花市摊位

羊城晚报讯 记者蒋隽报道:每年春节,总有一波“压岁钱归谁”的争论,但在广州,也许由于“千年商都”氛围的熏陶,家长、老师们都很开明,早已迈入了怎么教孩子用好钱的“实战”。

5年级“细路仔”

开账户买卖邮票

地处老西关上下九的文昌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附近商户,都会有意识地教孩子理财。学校也定期请附近银行工作人员来校上财商课,教孩子认识钱、各种消费现象、了解银行、开户、不同的理财方式等。

校长沙育红对孩子的金钱教育观是,“小孩不要做守财奴,要学会善用金钱。”

上了财商课学到一些银行知识之后,一年前,文昌小学5年(1)班的陈华立同学和弟弟一起开了个账户,用于邮票买卖,“附近巷子很多淘邮票的,自己研究什么时候买进卖出,现在账户有100多元。”陈华立告诉记者,父母都是玉器街卖玉的,从小教育哥俩对金钱数目要细心。

会理财并不等于抠门,今年陈华立有1000元压岁钱,他拿出500元,捐给了孤儿院的小朋友。

中学生实战花市

3天营业额超2万

在广州的很多中学,都有商业社团。例如华附就有经济社,该校的其他社团运作也像经营公司一样,每个社团要招聘人才、筹措活动经费,同时还要向全校师生展示,提高知名度。

记者了解到,广州特色的春节花市是学生“实战”商场的好时机,每年都有多家中学学生组团投标经营,校长、老师们也很支持。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九七商社的14位社员今年再战花市,同学们足足筹备了两个多月,在学校的牵线下,首先与天台农业生态基地的耀勤公司接触,顺利获得第一笔资金支持,参与海珠区迎春花市的投标。

“既要考虑控制成本,又要考虑不能低于市场浮动。虽然经过大量的计算与评估,但我们最终的竞标价还是离最低价位差了100元,投标再次失败。”商社社长陈雨彤同学说,幸运的是,最后他们获得了一位校友转让的档位。

接下来是花材的选择和保鲜。“最初下单要的花材是满天星,能否顺利售出,我们心里完全是没有底的。”在种植导师指导下,社员们了解蔬菜的特性、花材、工艺品行情,最后更换了花材,选择更符合广州传统习俗的生菜、芹菜和葱花“拼盘”。学校还请来工行分行的张佩容行长来教大家如何辨认假钞。

花市期间,同学们每天早出晚归,扯开嗓子叫卖,3天营业额2万余元,获得盈利。他们还把生态蔬菜赠送给康宇老人院,与老人家共享新春快乐。

财商课引入

校外专业人士效果佳

记者调查发现,4年前,广州就在多所学校试点“金融理财课”,还开发了专门的教材,但也遇到不少问题。某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在金融理财课中,教师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大部分学校的财商教师由班主任兼任,多数教师没接受过系统的金融理财教育,这直接影响实施金融理财教育的整体水平。”

不少学校因此另辟蹊径,引入校外专业人士或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解决了学校缺乏专业老师的问题,同时能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财商教育,效果甚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都进校园定期给孩子上“财商课”,讲解各种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财富观。

这一活动,有的学校已坚持多年。例如省实附中,2018年成为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小小银行家”财商教育实践基地。工行派出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的客户经理庄晓燕为学生讲课,其上课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深受中学生喜爱。

新闻推荐

港澳籍人士担任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 全国首个试点落地广州南沙

南方日报讯(记者/宾红霞通讯员/刘翠翠)广州南沙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上再发力。19日,广州市南沙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劳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