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卖咖啡有剧情 逾千“宅男”被骗广州一电诈犯罪团伙21人被批捕,检方揭诈骗经过

湛江晚报 2019-02-20 11:14

回收二手手机注册微信号、包装成“美女+才女”、编排十三集剧本、打着帮云南老家的爷爷卖咖啡、郊区支教等作为幌子,一步步诱骗被害人掉入诈骗陷阱……记者昨日从花都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获悉,这个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犯罪团伙近日被一锅端,21人涉嫌诈骗罪被批准逮捕。

经审查查明,该团伙头目彭某某堂兄弟二人以登记注册的广州市某商务有限公司为掩护,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盘踞在花都区曙光路某大厦中,招募人员大肆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截至被抓获时止,先后对遍及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名被害人实施诈骗,经初步核实的涉案金额已超过百万元。目前,该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检察院表示:嫌疑人一方面紧紧抓住“看脸时代”很多人习惯于以貌取人的人性弱点,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社交焦虑感,通过网上聊天极大地契合了部分人的情感寄托。本案中的被害人,多的被骗两三千元,少的可能只是一个几元钱的红包。部分被害人即使意识到被骗,也觉得被骗的金额不大,以自认倒霉自我安慰而没有及时报案,乃至于本案虽有多达一千余名的被害人,而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却寥寥无几,致使犯罪嫌疑人能够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从容行骗且屡试不爽。

检察院提醒:本案嫌疑人的诈骗手段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对此,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要提高警惕、准确识别,不给违法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前情:

骗子精心装扮悉心“养号”

犯罪嫌疑人彭某某等人首先购回大量的二手手机、电脑等,给每一部设备都编号以方便区分管理和操作。之后,利用这些手机注册微信号,以高颜值的年轻女性照片作为头像,虚构女性身份。

“广告上粉部”的嫌疑人每天在这些微信号的朋友圈里发布自拍照片、视频,从而刻画出一个外表美丽、性格阳光、热心公益的年轻女子的形象。同时,将这些微信号发布到一些公众号上打广告,整个过程持续大约15天,这就是所谓的“养号”。嫌疑人通过“养号”,每天都会不断有微信用户主动要求添加为好友,当数量达到200~500名左右的时候,会进行筛选,女性一律删除,男性则一律通过验证添加为好友。之后,按“剧本”上演十三集“情感剧”骗事主上当。

后传:

毁灭证据变换身份再行骗

通过十三天的连续操作,一名“销售部”的嫌疑人通常会诈骗得手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到了第十四天,他们就会将“工作手机”交回给组长,由组长负责继续“维护”微信账号几天,实际上就是观察被害人是否意识到被骗,如已经识破骗局,则立即拉黑删除断绝来往;若没有,则继续索要红包直至对方失去耐心不再联系。之后,组长将手机交给“销售经理”,归集全部赃款;然后由“广告上粉部”的嫌疑人负责删除聊天记录、清理朋友圈内容,对于被投诉封号的微信号申请解封,然后再次进行“养号”。“销售部”的嫌疑人则会收到新的一批已经“养号”成功的微信号,各嫌疑人改头换面再次按照上述“话术”的编排实施诈骗。

揭秘:

十三集连续“情感”剧本

第一集:“聊粉”。嫌疑人会发一条朋友圈说今天的心情,之后再群发打招呼,若有被害人回应,嫌疑人就自称女性,1995年出生,云南人,在广东生活,从知名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

第二集:兴趣。嫌疑人会群发一幅画给前一天联系过的被害人,用于试探对方的兴趣爱好,主要通过画画这个话题与被害人进行互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印象。

第三集:义工。嫌疑人发朋友圈说自己在做义工,若有被害人询问,嫌疑人就套用“话术”回复对方,目的主要是体现自己有爱心,博取被害人好感。

第四集:吵架。嫌疑人发朋友圈说吵架了,当有被害人询问是什么事的时候,嫌疑人就用话术版本回复说和后妈吵架,被爸爸打了,目的主要是博取同情。

第五集:饮酒。嫌疑人会在晚上发朋友圈说自己在独自喝酒,当有被害人询问什么情况时,嫌疑人则回复说自己心情不好,目的是进一步博取被害人的同情。

第六集:生病。嫌疑人发朋友圈说要打针买补品,有被害人询问时,嫌疑人会回复说自己喝多了感冒要打针,还说昨天心情不好喝多了打扰对方了,买补品就是说明天自己要回家探望爷爷,主要是表示要飞回去云南看爷爷。

第七集:看爷爷。嫌疑人会在晚上发朋友圈称飞回云南老家了,有被害人问,就说回家看爷爷,主要是觉得爷爷生活很不容易,继续博取被害人的同情。

第八集:孝心。嫌疑人发朋友圈上山玩,有被害人问,就套用话术说带爷爷到云南腾冲泡温泉,让人觉得很有孝心,再次博取被害人好感。

第九集、第十集:卖咖啡。从这两集开始,进入诈骗剧情的高潮部分,嫌疑人开始对被害人进行实质诈骗,因此其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发小视频到朋友圈展示云南的咖啡园以及咖啡豆,有被害人问咖啡的事情,嫌疑人就套用话术说这是“她”爷爷在云南种的咖啡,并对品质进行一番吹嘘,如果有被害人说要咖啡,嫌疑人就顺势推销,如果被害人没有表示出购买意向,嫌疑人则会以爷爷辛苦不易等理由大打感情牌,诱导或乞求被害人购买,由于多数被害人之前已经与嫌疑人经过了多日交流,此时戒备心已经大大降低,有些被害人经不住嫌疑人的撒娇卖萌和软磨硬泡,有些被害人则完全处于同情心而出钱购买。收到被害人的钱款之后,嫌疑人还会“郑重其事”地通过APP来下单,由“售后部”一名专门的嫌疑人负责登记和发货。

既然是诈骗,嫌疑人为什么还要真的发货呢?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诈骗演出尚未结束,事实上,被害人花费几百元至两千余元所购买的咖啡只不过是一些几乎没有如何价值的残渣,嫌疑人发货是假,将发货单截图发给被害人稳住被害人继续行骗是真,利用快递在途的两三天时间,嫌疑人可以继续演戏,以期实现犯罪收益的最大化。

第十一集:回广州。嫌疑人发朋友圈打包咖啡,表示自己要飞回广州了,再问原来对咖啡没有兴趣的被害人要不要顺便带,再次寻找潜在的上当受骗者。

第十二集:支教。嫌疑人发朋友圈说回来之后去广州郊区做支教了,目的主要是以此获取被害人的赏识,进一步麻痹被害人。

第十三集:生日红包。嫌疑人发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虚构人物的姑妈通过微信发一个生日红包的转账照片,然后群发好友称自己生日,向好友索要520元和1314元红包。综合广州日报、信息时报

新闻推荐

广州:汤圆销售同比增长25%

元宵节前后,广州有超市门店组织现场自制汤圆活动。欧志葵摄南方日报讯(记者/欧志葵)“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