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喝到大”是假,吃啥丰胸才是真? 靠吃丰胸不靠谱 运动健胸更有效
■廖木兴/图
椰树椰汁不仅口味受消费者欢迎,它神奇的广告也多次引发讨论。它曾因包装使用word撞色排版引发设计师模仿风潮;也曾因2018年12月的产品包装标有“坚持鲜榨30年”,而2019年1月立刻更新为“坚持鲜榨31年”的严谨风范被称道。虽然常被网友戏称为“设计圈泥石流”,但不可否认椰树椰汁的广告十分吸睛。最近它的广告又“摊上事儿”了,但这次不是因为包装设计,而是因为涉嫌内容低俗,虚假宣传。
广告称喝椰汁能曲线动人
产品广告伴随着身材姣好的广告女主角在椰林中旋转跳跃,耳边响起“美女爱喝椰树牌椰汁,曲线动人,白嫩丰满”“正宗椰树牌椰汁,从小喝到大”……这些容易使人浮想联翩的广告和鲜榨一样是椰树椰汁坚持在做的。
随着女性追求曲线美,丰胸需求凸显,本是一款植物蛋白饮料的椰树椰汁转变卖点宣传,成为美容美体的功能性饮料。此后广告也不断升级,不仅可以喝着丰胸,还能用“椰汁擦乳房使乳房饱满”;官网也曾发文称产品所含的维生素E有保持女性青春活力的功效;并引用有关部门检测报告,称产品含有的维生素A、B族、C和β—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延缓皮肤老化、增强抵抗力等效果。
椰树椰汁对于丰胸等功能性角色的“执着”和相关广告画面内容,引来海南省海口工商行政管理局注意,在2月13日发布对2019年椰汁广告因涉嫌内容低俗、虚假等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并将依法依规查处违法广告,维护市场健康秩序。
2月14日,椰树集团官方微博更新原有广告给予回应,在新广告中主角不再强调丰满,改为母亲、学生等人物,并配文“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的椰树牌椰汁,我从小喝到大”,强调品牌历史与口感。
维生素E促胸发育?没有直接联系
查看椰树椰汁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主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钠,于丰胸并无特殊作用。虽然椰汁丰胸功效因涉嫌虚假宣传被有关部门调查,但洗脑广告提及的维生素E仍然被不少女性认为和丰胸相关,因其又叫生育酚,在多种营养、美容美体产品宣传中常与生育、女性发育等健康话题在一起。
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尤华智医生表示,没有权威研究能证明维生素E与丰胸或者与抗乳腺癌直接相关。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日常饮食可通过坚果、芝麻、大豆等富含油脂的植物,蛋黄、鱼类脂肪和动物肝脏来获取。除早产儿通常出现维生素E缺乏,需要注意补充,对于均衡饮食的成人而言,维生素E并不需要额外食用补剂或昂贵食物补充,且摄入量超过身体每日最大耐受量反而有害。
后天进补雌激素食品也无法丰胸
不仅靠维生素E丰胸不可靠,胸部的发育也并不是单凭补充某种食物或营养能够撑起的。胸部由乳腺、脂肪、结缔组织等组成,其中脂肪决定其大小,脂肪包裹的乳腺能够哺乳,功能与胸部大小无关。能够促进乳腺发育和胸部脂肪堆积的雌激素,主要依靠自身分泌,天生雌激素旺盛则胸部发育快。
尤华智还表示,后天进补含有雌激素的食物,经消化系统吸收后性状改变,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个体差异,可能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也容易引起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并不建议发育中的女生频繁食用。
此外,丰胸制品广告中常提及促进胸部二次发育,同样有待证实。通常女性在从小学高年级时段进入青春期,胸部由萌芽开始发育;到初中阶段已曲线较为明显;再到高中阶段发育基本完成,胸部大小在以后变化较少。
靠蜂胶葛根木瓜丰胸?不如运动健身
天然椰汁的主要成分是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镁、钾等微量元素,与雌激素关系少。
但部分女性消费者“药食同源”“以形补形”的理念根深蒂固,将丰胸希望寄托在其他食物上:如果椰汁无用,还有蜂产品,豆制品,葛根产品,木瓜产品等排队等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彭武江医生表示,蜂胶、蜂蜜、蜂王浆等产品并没有滋养发育的奇效。在实验环境下,蜂产品含有分量稀少的维生素、矿物质、雌激素等成分,但参照蜂产品用量,以及人体消化系统作用,进入人体后的有效成分可忽略。
而流行的木瓜粉、葛根粉、豆制品等丰胸食物,因其植物、纯天然的特性受到欢迎。但它们并不含人体可吸收利用的雌激素,也无法促进脂肪堆积。
如不使用药物,不依赖手术,食用高糖高热食物可以增加胸部脂肪堆积,但腰围、腿围同步会增大,“吃成胖子”附赠丰胸并不健康。在不增加脂肪摄入量的情况下追求丰胸,可行的路径是以运动矫正身姿、强健胸部与背部肌肉,使身形挺拔,胸部会有视觉效果上的增大。
■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外卖崛起 安全问题频出 速冻食品行业何去何从?
■新快报记者 刘韵
近期,速冻食品行业不太平静。继三全灌汤水饺样品被曝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后,又有网友曝出科迪、金锣、康利思、齐汇、惠万家等厂家的产品样品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流通、消费冷链逐步形成,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国内速冻食品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不过,随着外卖行业的崛起,同是主打懒人经济的速冻食品市场被瓜分不少,此次又爆发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速冻食品行业显然迎来了一次不小的挑战。
“三足鼎立”速冻食品行业集中度高
“湾仔码头”是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先品牌,创办人臧建和当年在香港的湾仔码头边推车卖水饺起家,由于味美价廉,逐渐积累了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后来在日方资本和渠道的帮助下,慢慢由小贩变成小工厂,产品也从现煮水饺扩展到冷冻产品。业绩数据显示,2018财年上半年,湾仔码头在中国的零售销售额实现了8%的增长。2018财年全年,湾仔码头在华收入更是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随着近年来我国冷链技术的加速发展,速冻食品的保存和运输都有了一定的突破,我国速冻食品市场的规模正在加速扩大,由2011年的56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250亿元,增长率高于世界水平。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和湾仔码头这三个品牌,长期占据速冻食品销售排名前三的位置,这个局势也曾被业内人士称作“三足鼎立”。
记者走访了四个超市发现,陈列出来的速冻水饺和汤圆多是以上文提到的三个品牌为主。正在为元宵佳节采购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在选购速冻食品方面,大品牌是首选。“速冻食品本来就有别于新鲜食材,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都不如后者,但出于省时省力的目的,我也经常购买。”
1.外卖用户规模破3亿人次
不过,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速冻食品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截至2018年3月,我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就已经突破3亿人,其中青年群体是在线订餐的主力人群。记者以天河北为中心,打开外卖平台以“水饺”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2公里内有超过10家相关店铺。在附近写字楼办公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这两年已经极少亲自去超市购买速冻食品。“无论你想吃什么,都能在外卖平台上找到。那些速冻食品再怎么方便,也不如外卖来得方便。”
2.安全问题频出 挑战消费者信任底线
都是主打懒人经济,外卖快速增长无疑会挤占速冻食品的市场,然而,速冻食品市场的危机还不仅于此。日前,有媒体披露三全食品的灌汤水饺样品被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不久前,安井食品也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泰州安井生产的“安井”牌猪肉丸含有非洲猪瘟阳性病毒。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耗着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信任度。
尽管专家曾表示“非洲猪瘟不感染人,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猪肉进了厨房,速冻食品经过高温烹饪即可消灭病毒,不会对人造成健康威胁。”但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速冻食品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比如受“猪瘟事件”影响,2月18日三全食品股价开盘大跌近7%,市值60.08亿元,较2月14日收盘时蒸发3.32亿元。因此,各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质量把控,进行相关病毒检测;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完善行业制度,才能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挑战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王敌报道昨天下午,德国《转会市场》公布了一笔“早已完成”的转会。广州富力过去三年来的中场核心雷纳迪尼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