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生活·从广州“走到”古埃及
节前去广东省博物馆看了一场期待已久的展览。博物馆里的“大恐龙”估计是最吸引小朋友的地方,无论是广州本地人还是外来的游客,节假日里都喜欢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不同主题的展览可以满足不同的好奇心。而此时此刻最打动我的,无疑是期待已久的“尼罗河畔的回想”古埃及文明特展。还未走进展厅,就忍不住被门外的一系列关于埃及文明的巨幅海报所吸引,从古王国时期到现代文明,埃及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对于我而言,是熟悉而陌生的。
说“熟悉”,是因为一部漫画。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孩子,大概都有一个热爱漫画的童年。当时除了经典港式漫画《老夫子》外,男生最喜欢富坚义博创作的《幽游白书》,女生则被细川知荣子笔下的《尼罗河的女儿》迷得七荤八素。《尼罗河的女儿》拥有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古埃及文明。对于我和当时很多同龄的孩子而言,它就像一道通往埃及的大门,激发出我们对异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我们知道,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两岸土壤肥沃,万物生长;睡莲是古埃及的国花,古埃及人称它为“尼罗河的新娘”。从荒芜到繁盛,从愚昧到文明,古埃及人创造了无数奇迹,伟大的文明由此诞生。
彩陶罐、猫木棺、狮身人面像、鳄鱼木乃伊、古神庙建筑模型……据说广州这次特意从都灵埃及博物馆,甄选了将近150件(套)珍贵文物。这些来自遥远国度的古文明,让展厅内所有大小观众都感觉震惊。在古埃及,人们相信生命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延续下去,因此展览中最令我感到震撼的,除了头部成动物形的四尊“荷鲁斯四子小雕像”,便是展厅内整整一大幅复刻自古埃及墓穴内的壁画。画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古埃及人物以及他们通往雅卢“芦苇之野”之路的所见所闻。从衣着到神态,从动作到眼神,那些戴着刘海头饰、化着厚重眼线的古埃及人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走出壁画,来到我们的面前。
无需远赴开罗,近在自己的城市,就能感受到来自文明古国的精彩纷呈。博物馆不但是一双能看到神秘国度的“眼睛”,还是一架跨越时空的桥梁,搭建在古老的尼罗河文明与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明之间,搭建在繁华古城和美丽花城之间。将近四个小时的驻足与细看,150件远道而来的藏品令我意犹未尽,久久不舍离去。(黄岚)
新闻推荐
国六排放标准 7月起执行 仅针对办理新注册或转入登记的汽车 广州将设置两个月过渡期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穗环宣)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广州执行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的时间将推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