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多份全国政协提案建议减轻家长辅导作业负担教育部答复:将重点治理“家长作业”

南方都市报 2019-02-17 06:12

“我小孩才上一年级,每晚做各科作业到10点后,做完我们还要帮孩子上传到微信群,交晚了老师还会私信催,每天焦头烂额。”深圳市的杨先生向南都爆料称,家长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辅导作业,耗费巨大精力。每次考试后,老师还会在微信群里点名,“考试90分以下的,老师会点名,给我们大人带来很大压力,家长之间也容易产生攀比”。

杨先生遇到的情况,江苏徐州睢宁的曹先生也耳濡目染,家里亲戚朋友也常对此抱怨,“有时候学校还会将作业的电子版上传微信或QQ,家长还要去打印出来给孩子做。”曹先生向南都表示。

辅导孩子写作业常常要全家上阵,有家长称犯了高血压,有家长歇斯底里,称比上班还累。家长这一心声被带到2018年全国两会。南都记者关注到,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多份提案提出,建议解决“家长作业”问题。

其中,《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答复里,教育部提到,将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在《关于减轻教育负担提高二孩出生率的提案》的答复里,教育部提到,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作业改革也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趋势,但有些作业确实超越了学生实际,家长参与完成甚至代替孩子完成作业的现象增多,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情况在增多,还有少数教师存在布置惩罚性作业等情况。

教育部表示,《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拟将规范作业管理做重点强调:学校年级组和学科组要统筹调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积极开展作业设计交流与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避免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评析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也意味着,治理“家长作业”举措将很快发布落实。

南都民调

南都发起“热点站站队”投票

近七成参与者希望能明令禁止

日前,教育部《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的答复引起热议。小学老师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是否会给家长“增负”?南都就此发起“热点站站队”投票。

截至2月15日15时,共有3682人参与此次投票,其中69%的参与者支持教育部门明确老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31%则反对。

支持者

支持教育部门举措者认为,老师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已是普遍现象,家长无论此前用电子产品习惯如何,都因此被“绑架了”。此外,很多孩子都是老人帮带,老人又不怎么懂用手机,确实很烦恼,因此该禁止。

也有人认为,家长每天工作都很忙了,下班还要时刻盯微信群,看老师布置了什么、老师说了什么,还要把孩子做的作业上传到微信QQ里,无疑给家长增负。

“小学生原本自我控制能力就差,抵御不了网络上的诱惑(说实话成年人大多也不能控制),拿了手机后必须盯着小孩,告诫其不要随意点击手机App上的广告,我们夫妻俩都曾经被小孩点击购买过上千元的广告。因此强烈希望小学老师不要用手机App、微信群、QQ群布置家庭作业。”有家长向南都表示。

反对者

反对者认为,若真要明令禁止小学老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或是“一刀切”,“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微信和QQ早就沦为工作和生活必备,能提高社会效率,何乐而不为?”持这类观点者还认为,在微信和QQ布置作业,能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跟踪,跟学校和老师也能更密切联系。

中立者

也有家长持中立态度,认为“孩子记不全作业,微信等科技化手段就是救星”,但由于科技化速度太快,社会发展不均衡,会导致一部分落后地区孩子难以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智能化”。

业界声音

是否该明确老师不得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

校方、老师有话说:最好不要“一刀切”

教育部门是否该明确老师不得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对此,各方众说纷纭。有教育观察者对南都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趋势不可逆,科技无疑助推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对教育领域的科技手段不应“一刀切”,而是审时规范。

北京家长张女士也坦言“家长主要是抗拒随时随地恭候老师在微信发布‘指令’的感觉,随时待命,精神紧绷,压力很大”。

对此,在一位就职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业内人士看来,老师不得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主观上并不是在向家长转移负担,而是科技媒介已经是重要的教育工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带来副作用,“变了味”。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家长的情绪点其实不在于通过什么布置作业,而是“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小学老师该不该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不少学校向南都表示,不应对此“一刀切”,而应看到科技手段的补充作用。

学生忘记作业,微信QQ发布“是补救措施”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校长黄瑞萍看来,教育部对政协提案的明确答复和态度,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与教育部多年来持续坚持教育减负的原则是一致的,学校和教师理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和坚持这一工作原则和行为规范。”黄瑞萍说。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手机微信、QQ等现代通信手段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它们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提供了很大便利,在家校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黄瑞萍称,社会上之所以对这类通信手段在教育中的运用有所顾忌,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对学生过多使用手机的现象表示担忧,另外,也有一些教师在使用这类通信手段时出现了不规范的越界行为。因而,我们要客观看待手机微信、QQ等现代通信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在遵循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上,与家长做好沟通协调,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这类通信工具和手段,既做到有效防范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同时也保证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黄瑞萍表示,该校一直坚持校内课堂布置作业的做法,即由科任老师和课代表在黑板上列出作业内容,学生及时抄写在专用的作业备忘本上。在现实中,总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忘记抄写作业的情况,因而,用手机微信和QQ布置作业,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救方式。

通过App提交作业“不是教学的常态”

另一所小学校长向南都表示,如今特别提倡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很多时候借助移动平台还可以方便很多,借助微信、QQ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家长。“所以,还要细化规定,教师引导家长了解学习要求,引导家长在家里更好地指导孩子,这个也不要一刀切。不允许教师单纯通过微信和QQ等布置作业,但允许教师在黑板布置或课堂上现场布置之后,再通过微信与QQ提醒家长(而不是真正面向学生)。”

在采访中,也有老师坦承,自己曾经给学生布置过通过App完成的作业。“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平时不布置书面作业,但不代表就不需要巩固课堂知识。比如,有时我们会让孩子练习一下口头表达,会让孩子围绕某一主题,通过App进行口头作文。“该老师表示,这样的作业,一个学期会布置两三次,这样的几率并不算频繁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而且规定了上交时间是当晚10点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10点前应该都要休息了吧,因此这个时间要求其实也不过分。“我们不会要求家长在微信或App给孩子批改作业,一般通过电子产品完成的作业,都自带批改功能,而对于口头作文等作业,我还要等孩子交完后,逐一去听,去点评,给孩子指导,家长通过App能看到,老师的工作量还是挺大的。“该老师表示,利用互联网去完成作业,并不是学校教学的常态,而是根据某一阶段的特定要求而做,最好不要‘一刀切’”。

采写:南都记者唐孜孜梁艳燕

新闻推荐

他把河涌当成“家”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申卉)昨天是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虽然已经有不少市民提早开始休假,但不少环卫工、快递员还有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