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禺南地区对联的写法(下)

番禺日报 2019-02-16 08:19

五、复字

复字,又叫重字。一字或几字在对联中有规律反复出现。上下联的重复的字数,次数不限,但须同位对应。如石楼迎明经乡出会联:

明昭四凟,明祀千秋,明圣威灵,明王气象,颂馨香之明德,作礼乐于明廷,明照南离,明屋停銮罗虎拜;

经理百川,经临万姓,经邦膏泽,经略权衡,仰赫濯之经天,遍帡幪于经野,经巡东郭,经时驻辇觐龙颜。”

又如石楼迎灵山(凌边)乡出会联:

灵乌耀彩,灵兔流辉,灵蚌衔珠,灵犀照水,藉灵符而除孽,仰灵笈以安良,灵贶遥临,灵草奇花皆献瑞;

山燕鸣春,山莺报晓,山葵展道,山雉知时,绕山径以巡游,开山樽而进酌,山居僻处,山肴野蔌共输诚。”

六、排比

排比,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平行短句,组合在一起,表示相关的意思。这种方法多用于长联。

上列两例,嵌字、复字、排比三种修辞方法兼而有之。为表示对出会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分别用了四个四字排比句式,八次反复出现“明”“经”“灵”“山”,分别将“明经”,“灵山”的村名对应分嵌于联中,意蕴丰富、庄重典雅,难能可贵。

七、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在语言里使用了这样一种声音上的重叠,构成语言更加悦耳的声音美,使词意形象化,以增强感染力。如石楼春联:

红红紫紫花花艳;乙乙喃喃燕燕归。

联中的“乙乙喃喃”,指燕语,象声词。又如石楼迎草堂乡出会联:

草草花花闲点缀;堂堂井井肃观瞻。

八、拆字

所谓拆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如石楼台迎赤山乡(陈姓)会景联:

赤赤两平排,赫字刚成,赫濯声灵原不爽;山山齐崛起,出门便见,出游景物又如新。

联中既嵌“赤山”,又将两个“赤”字,两个“山”字,分别合成“赫”和“出”字,别出心裁,别有意趣。

九、顶针

顶针联,是指对联的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一气呵成。如石楼善世堂大堂联:

里党贵能和,和气好同春气好;乡闾祈向善,善人多自吉人多。

这是一副很好的家教家规联,也是对“善世”(为善于世)的最好的诠释。又如石楼村应对趣联:

妻纺夫耕,耕纺便能成大业;父生母鞠,鞠生奚不念劬劳。

此联由石楼文士陈希献出句,陈耕纺对句。出句、对句既顶针又嵌名,分别以倒嵌、横嵌“耕纺”和“鞠生”两个人名。

十、设问

设问,采用无疑而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印象。如市桥南京酒家开张征联入选联:

南国荟诗人,欲浇块垒凭何物?京都罗酒肆,雄踞禺山独此楼。

此联作者为市桥延陵小学教师邓希策。联中按要求以鹤顶格嵌了“南京”两字。其中“块垒”亦作“垒块”。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比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后指代有才华得不到施展,无可奈何,借酒消愁。上联使用了此典故,借问用什么办法去消愁;下联则回应上联,说到这间酒家借酒消愁是最好的去处。此联的“浇块垒”三字,曾一度被误传为“挠傀儡”。

十一、同旁

同旁,即同偏旁部首,就是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如石楼求雨联:

雲霓雨露雸霖霈;沟洫溪池沛泽深。

同旁的对联不容易写。此联却写得十分巧妙,利用“雨”、“水”偏旁部首的汉字而成,使词意形象化,增强表达求雨心切的艺术感染力。

十二、押韵

对联并不要求押韵,也很难押韵,但为了增强对联的声律美,创作中也出现了押韵联。对联的押韵主要是在对联本句中押韵。如石楼戏台联:

试睇下个白鼻哥公子,敢就全不知羞,这都系亚猪亚狗、亚缪亚寿好走手,天然一个生男丑;

既做到那大眼眉贼臣,重乜谁唔怕你,却因何搅风搅雨、搅是搅非怒生訾,骂煞几声奸太师。

此联为广州方言押韵联。上联分句句脚分别是“羞”“狗”“手”“丑”,押了脚韵。下联分句句脚分别是“子”“訾”“师”,也押了脚韵。上、下联平仄交替押韵,为对联之别格,尤其难能可贵。

(陈铭新)

新闻推荐

广州花园选址地交通优化方案招标

信息时报讯(记者奚慧颖)日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就白云山南门一侧的广州花园及周边区域交通提升规划进行公开招标。据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