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枢:爱国爱民无私隐
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选自《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广州市纪委监委、广州大学历史系编
简介
陈铭枢(1889—1965年),字真如,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参加武昌起义后的武汉光复、北伐、东征等军事行动。1928年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一二八”事变后,陈铭枢率所部十九路军主持著名的淞沪抗战,后曾历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国民党总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33年冬,陈与李济深、李章达等发动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与蒋介石决裂,后因蒋派兵镇压失败。1948年1月,陈铭枢协同各民主组织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民革”重要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交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1965年5月15日,在北京病逝。
生平
投身军队矢志革命
陈铭枢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生于广东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一个家道中落的家庭,母亲在他年幼时早逝,父亲再娶妻生子。继母对陈铭枢百般虐待,以致他年幼时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受到责骂与惩罚。陈铭枢虽自幼受尽欺凌,却生性正直善良。12岁那年,在外婆家,他遇上山洪暴发,一个放牛的牧童不幸被山洪冲走,陈铭枢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水中,奋力营救,终于救人成功。
20世纪初年的中国,国事艰难,人心思变。入新式军校学习,保家卫国成为彼时众多有志青年新的人生选择。17岁那年,陈铭枢以他挨门乞讨到的20块大洋,只身赴广州投考黄埔陆军小学。临考前,陈与同乡慷慨扬言:若不中,必投白鹅潭自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陈铭枢终于得以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受同学陈汉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陈铭枢加入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陈铭枢自告奋勇,入中央第二敢死队,参加保卫汉口的反清战役。1912年,陈铭枢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护国运动爆发后,陈铭枢又加入云南护国军,参加护国讨袁的战争。
时局纷乱之际,陈铭枢潜心研究军事,精心练兵。1920年,陈铭枢任粤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该团很快成为粤军模范团。1925年,陈铭枢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后因在对吴佩孚战役中作战英勇、战功显赫,所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陈铭枢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时,前来参军的同村兄弟和乡亲们有十多人。乡亲们都希望能凭着和陈铭枢的老乡关系,在他的部队里谋得一官半职。陈铭枢知道他们的这种意图后,召集乡亲们开会,语重心长地跟他们交心:“诸位,你们来投军革命,扶助敝人,推翻军阀,打倒列强,这大义之举可敬可嘉,我陈某不胜敬佩,表示欢迎。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严于克己,为革命立功,决不会亏待有功之人的。希望大家各安职守,努力工作。”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时,堂叔陈鸿才在军中当团长,几次要求侄儿让他升职,陈铭枢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堂叔最终离开军队,解甲归田。
勤政爱民执政广东
1928年,在经历复杂的两广各派军队内战后,桂系终因军事失败而退出广东。自1928年到1931年,陈铭枢被蒋介石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
上任后不久,陈铭枢发现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行为懒散,纪律松弛,迟到早退现象突出。据当时在省府任职的秦庆钧回忆,为严明工作纪律,陈主席召集全府职员在礼堂训话,规定上班时间为上午8点到12点,下午1点半到5点半。若有违规,必须到秘书处秘书长室签到,向秘书长说明迟到理由,并以考勤作为年终奖考核标准之一。这一时期,广东赌博成风,机关各部也有不少人沾染。陈铭枢严格规定,禁止机关人员打麻雀牌赌博。这些措施,使广东官员的生活作风有明显改善。1929年11月,广东省举行第一次县长考试,陈铭枢亲自进行面试,从四百多名考生中录取十名。
陈铭枢刚上任时期的广东,在多年地方势力的你征我阀中,经济凋落,人民遭受不少直接损失。陈铭枢派出六队人员,前往兵灾严重的三水、赤白泥、花县等地区调研,希望能统计清楚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与扶持。经过一番曲折和努力,调查组终于查清战事造成的损失,共计约31万多元。省政府令财政厅拨30万元赈款,分交各调查队,照所报兵灾数额按实数赔偿百姓。秦庆钧这样回忆补偿细节,“当时使用的是白银"双毫",每100元装为一小席袋,每40袋装为一木箱,即每箱4000元,我队领到七箱多。乃沿城向花县一路,照报告损失数分发。人民喜出望外,对陈主席赞不绝口。”
执政广东期间,陈铭枢力争在实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在他任内,为扶持广东丝业,政府增加改良蚕丝的经费拨款,制定一系列奖励蚕丝业和蚕种改良专家的条例。他还筹划水利电站和士敏土厂(水泥厂)的建设。陈铭枢特别重视交通事业,尽力扩展全省公路网,各县设置公路局。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增加教育经费,扩大义务教育。利用职务之便,筹集资金,接办上海神光社,筹办广东艺术学院和大剧院。
1931年,宁粤对立后,陈铭枢离开广东。1932年,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日,陈铭枢积极支持,与李济深、冯玉祥、李宗仁等一致要求积极抗日,反对蒋介石的妥协退让,此为著名的“淞沪抗战”。
1948年1月,陈铭枢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领导人的身份,参与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49年9月,陈铭枢响应中共号召,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此后,陈铭枢先后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并曾担任过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交通部部长等职。1965年,陈铭枢因心脏病发在北京逝世,时年76岁。
名言
为民族争生存,成败利钝,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陈铭枢
新闻推荐
“八村一居”居民喝上自来水 白云8村1居供水主干管全线贯通 广州城区供水能力达500万立方米/日
村村通自来水是广东近年来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其进度和成效备受关注。春节之际,广州白云区北部居民收到最好的政策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