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创业11载 从“广漂”到安家从东北到北京,最终在广州扎根
[摘要]从东北到北京,最终在广州扎根
湖北人邓海丰烧烤创业,从东北到北京,最终在广州成家立业。
“很喜欢广州人在商言商,节省精力和时间,真好!”
———邓海丰
坐标:湖北省宜都市聂家河镇柑子园村
简介:邓海丰,1980年生,18岁离开家乡出外打拼,北京、辽宁、吉林都曾留下过他的生活轨迹,2007年辗转来到广州花都经营校内水果店.次年,他来到了中山大学小北门开起了烧烤店,一做就是11年,老店也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大学回忆。事业小有成就后将父母亲从湖北老家接到广州生活。今年春节,他们一家人就在广州度过。
2019年2月3日,农历腊月廿九。按照湖北宜都的传统习俗,祭上天。这天,每户人家都要把煮熟的猪头,供奉在外,烧上两支香或几张火纸,在猪头上插上一双筷子,祭上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距离宜都864公里的广州,傍晚时分,邓海丰在烧烤店里正忙着准备开门迎客。
创业:从清华“烤”到中大
21年前,18岁的邓海丰离开家乡湖北宜都,辗转过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去打工。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却被老板拖欠工资。讨薪无果后,邓海丰发誓要自己创业做生意。随后尝试过烧烤店、洗衣店,生意一好起来就被邻居模仿,最后因为同行竞争太激烈,都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他重返北京。他偶然发现清华大学西校门流行烤翅档,很受学生欢迎。邓海丰发现其中的商机,凭着自己曾在东北做烧烤的经验,开了一家烤翅专卖店。
果然,烤翅店很快就在学生之间打响了名堂。“开业后不久就经营得很好,但是就在那一两年里,我们附近开了十几家烤翅店,直接拖垮了我们的生意。”由于恶性竞争,没多久他就离开了北京。
2007年,邓海丰选择南下广州。邓海丰回到老本行———开烤翅店。经历过前两次的学生生意,邓海丰熟知学生群体的需求和聚集地。就这样,他的又一次创业,选址在中山大学海珠校区的小北门旁,因为出品好、价格便宜,在学生中积累了不俗的口碑,成为许多中大学子的“校外食堂”,至今已有11年了。
“刚开始对广东整个经商环境非常不适应。首先是语言不通,其次是广州人不留商量余地的性格让人有距离感……当时觉得自己奋斗在城市的最底层,离普通人的生活还很遥远。”邓海丰笑称,“但现在我却很喜欢这种在商言商的方式,节省精力和时间,广州人的务实精神,真好!”
春节:最遗憾是不能回乡“点灯”
邓海丰是“广漂”的一个缩影。刚开始的那几年,他在回老家过安稳日子还是留在大城市拼搏这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纠结、挣扎。每时每刻都盼着春节回家看看。而春运于他既痛苦又幸福。
痛苦在于春运“一票难求”,能够买到加班车的无座票已经是幸运,哪怕车上没有厕所,没有热水供应,但只要想到二十多个小时后就能踏上故乡的土地,他便能感到幸福。
如今,他可以选择自驾,也可以考虑坐飞机,十余年的艰苦奋斗让他可以春节返乡路变得不再崎岖曲折。
邓海丰在广州买房成家,又多开了两家分店。母亲早年已经到店里帮忙,独自在老家的父亲因身体不太好,前几年也一并接来广州照顾。今年春节,他们一家人准备就在广州度过。
即便如此,家乡的春节习俗也不能丢弃。在传统习俗里,春节时,湖北宜都人要磨豆腐、灌腊肠、做酒糟和鱼糕丸子,可以用来招呼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或者作为礼物赠与别人。尽管这几年没回老家,邓海丰还是会跟母亲一起做腊肠。今年他做了200斤腊肠,全都寄给了在深圳的妹妹和其他亲戚朋友。邓海丰介绍道,湖北腊肠是麻辣口味的,和广式的不一样,是很多在外打拼湖北人日夜思念的家乡味。
而不能回家过年,邓海丰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没法到祖先坟头点灯。湖北人有春节祭祖的习俗。年三十傍晚,家族子孙都要送油灯上祖坟,缅怀自己的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来年平安顺达,激励后人勤奋努力。邓海丰每年只能让伯父帮忙点灯,他的心里仍然很想回到家乡,亲自祭祖。无奈现在父亲身体不好,孩子还小,都经不起春运拥挤、舟车劳顿,只好在年后再找机会回去了。
年味:当家乡年味染上广府色彩
距离上次回宜都过年已有三年了。那年腊月廿七,邓海丰开车载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柑子园村。“现在很多人都出外打工,回到家乡也懒得自己做传统的春节食品了,买回来的终究不是小时候的味道。”邓海丰叹息道。
但让他觉得惊奇的是,在外打工的乡里,却有不少人将各地的习俗带回了家乡。例如这几年,邓海丰发现老家的亲戚朋友一改以往逢年过节直接给现金的习惯,而是学着广东人,把现金放进红通通的利是封里再送出去。而孩子们也学会了讨红包。
不仅如此,家乡菜馆年夜饭的菜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以往都是麻辣香鲜为主的才要,现在渐渐加上了清蒸鱼和白切鸡等传统粤菜。“以前都爱做成红烧,如今可能更注重健康了”,邓海丰说今年的年夜饭还是母亲下厨,还少不了广府的老火靓汤。
虽说现在大伙都能通过手机、微信等方式拜年,但邓海丰还是更怀念以前到亲戚家串门拜年的方式,“小时候虽然条件不好,但每家每户都会拿出自家最好的东西到别人家拜年”。而现在,他都错峰选择暑假带上小孩回老家探亲访友。
至于春节,像许多广府人一样,邓海丰会带家人一起行花街、逛公园,感受与家乡不一样的年味。
采访手记
当湖北人的拼搏精神遇上沿海地区务实而繁华的商业环境,邓海丰在广州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广州浓厚的春节氛围也感染着来自湖北的邓海丰,他家的春节习俗从此发生了变化,从走家串户变成了行花街。
当家乡经济开始发展了,当外来文化进入到了小乡村,邓海丰一方面惊喜家乡的变化,另一方面想念以往的淳朴。不管是广州的年味串上了宜都的乡情抑或宜都的习俗染上了广府的色彩,对邓海丰而言,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就是对于一年辛苦拼搏最好的回报。
采写:南都记者叶孜文实习生何晓敏
摄影:南都记者黎湛均视频:南都记者陈冲
新闻推荐
广州人对“猪笼草”情有独钟,因为它意头好,是过年时的必备年花。信息时报记者徐毅儿摄作为一种景观植物,猪笼草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