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陂涌守护者 自发巡河风雨无阻广州车陂涌民间巡查队成员来自车陂涌沿线热心居民

南方都市报 2019-02-07 06:13

[摘要]广州车陂涌民间巡查队成员来自车陂涌沿线热心居民

大年初一,车陂北社区志愿服务队巡查车陂涌。

人物档案

车陂涌民间巡查队

车陂涌民间巡查队,来自车陂涌沿线的热心居民。男女老少皆有,自发巡河3年多时间。

河涌巡查的行动皆为自发、自愿、自行组织,车陂涌沿线途经了9个街道,以车陂街的居民最为活跃,仅这一个街道就成立了9支巡查队伍,人数多达数百人,其中“一水同舟守望相助”的志愿者队伍和车陂北社区的巡查队伍最为活跃。

在车陂涌未消除黑臭之前,这些志愿者是最挑剔的市民,是投诉榜上最常见的名字,民间河长陈长春的投诉量此前长期位居广州市河涌污染投诉的三甲。现在车陂涌消除黑臭之后,他们成为车陂涌最坚定的守护者,巡河行动风雨无阻。

值班心声

希望车陂涌的环境越来越好。

工作感悟

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找问题,没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当散步、健身、聊天。

最近一段时间,广州车陂涌如画卷一般,两岸植物葱郁、涌边步行道通畅、干净,涌内则是清晰的鱼翔浅底的图。而在一年前,车陂涌的水是黑的,两边的绿化是乱的,步行道是断头的……巨大变化的背后,车陂涌沿线民间河长功不可没。

除夕下午,南都记者在车陂涌边遇到了正在巡河的民间河长陈长春;大年初一的上午,车陂北社区的志愿者打着旗巡河,他们是车陂涌的守护者,无论风雨,都会出现在车陂涌的现场。志愿者对南都记者表示,与其说坚守不如说是责任和享受。

“投诉之王”除夕初一巡河种草

2月4日除夕的下午,南都记者在车陂涌华南植物园河段遇到了江西人陈长春,这个春节他留在广州过年。

陈长春2015年来到广州,2016年开始因为经常投诉车陂涌的相关问题而进入公众视野,在广州的民间河长圈子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在两个月内举报河涌污染等问题多达203次,长期占据广州治水投诉排行榜三甲的位置。

陈长春对南都记者表示,之所以关注到河涌是起源于他喜欢跑步,他住在车陂涌附近,而车陂涌两岸是一个非常好的跑步场所,但一开始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发现河涌两边的步行道都是断头路,所以我一开始都是投诉断头路,后来发现很多排污的情况、小散乱的情况,看到什么问题觉得不对就投诉,就这样出名了。”陈长春说。

随着广州市对河涌治理的持续推进,车陂涌沿线的环境越来越好,问题也越来越少,除夕当天陈长春去巡河主要是看他在河涌里面种植的水草的情况。

陈长春认为,目前车陂涌的水质除了下雨之后,大部分时间非常好,他希望在水底生态营造方面能有所提升。“我看到有些地方水底下都是水草,看上去好像水下森林一样,那种感觉特别好。所以我也想试试,看看能不能在河涌里面种水草,营造出一种水下森林的感觉来。”

陈长春将南都记者带到他的试验场。一处不起眼的河涌内,每隔一段距离就种植了一棵水草。这是他从华南植物园水生植物园里面找来的三种常见水草植物。“我发现水下植物特别容易活,有底泥的地方挖个坑把水草的根埋起来就活了,有的河段没有泥都是沙子,我用石头压一下,也慢慢长出根扎到沙子里面去了。接下来看看能不能大量繁殖起来形成一个个小的生态系统。”陈长春说。

巡河对陈长春来说并不需要坚持。“不管年三十还是年初一,我总是要跑步的,我只是选择了在车陂涌沿线跑,顺便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开心的事情。”陈长春说。

广场舞大妈组织巡河小分队

像陈长春这样对巡河保持着高昂热情的,在车陂涌沿线数以百计。大年初一上午9点多,在车陂涌的中山大道河段位置,6位身穿志愿者服装的阿姨和大叔在这里集结。其中一位大叔的手里扛着一杆红旗,上面写着“‘走河护涌’小分队”的字样。

这是来自车陂街车陂北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也是众多热心巡河志愿者队伍中的其中一支。在这6位志愿者队伍中,以张姨为首,其中还有居委的副主任周蔚菁,一位没有穿志愿者服装的是天河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魏志勇。

张姨说,他们走河护涌小分队是2016年成立的,在这之前只有十几个人,全都是喜欢跳广场舞的大妈,因为经常参与义演,引起了当地居委的注意,从而引导他们成立了巡河小分队。

周蔚菁说,居委会发现张姨的这支义演队伍的十几个人,平常非常热心,因此引导她们巡河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目前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了69人。

张姨说,从2016年开始,每周三的上午9点是他们定期巡河活动的时间,平时随时都可以约,发现河涌有什么问题就在微信群“一水同舟守望相助”里面发,在这个群里面除了有志愿者还有政府部门的人员,看到有人反映问题,会第一时间进行核实,能处理的会尽快处理。

“以前河涌两边的绿化都是乱七八糟的,河涌两边的路也是断头的,到处都堆满了垃圾。还有排污口偷排污水的,我们看到了就往群里面发。现在这类问题越来越少了。”张姨说。

问题越来越少了,河涌已经很干净了还要经常来巡河吗?对此张姨表示,河涌的环境确实在变化,但他们巡河的目的和巡河的心态也在变化。“有问题的时候就反映问题,没问题的时候就当做散步,大家出来一起聊聊天也挺好的。”

张姨说,他们巡河的时候也经常遇到其他巡河队伍,双方隔着河涌就唱起了山歌,你一句我一句,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经常巡河会不会影响跳广场舞呢?“不会,我们是晚上去跳舞,白天来巡河。”张姨说。

河长办干部:

河涌变清民间巡查功不可没

在昨天的巡河过程中,车陂涌的水质清澈见底,鱼儿在河涌里面能看得一清二楚。大家一路巡查一路聊着车陂涌的变化。这一年来,他们发现车陂涌晚上有了不少萤火虫,也发现有人在河涌边上摆上茶具喝茶静静地让时光随着流淌的河水一起流过。

天河区河长办监督问责组的副组长魏志勇表示,车陂涌由此前的“黑龙江”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民间河长的监督和推动功不可没。

他认为,未来,广州的河涌要保持“长治久清”,要让市民满意,精细化的管理是关键,而未来在推动河涌管理快速实现精细化的过程中,民间巡查队的巡查、监督、反馈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职能部门也有意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巡河行动中来,车陂涌沿线的街道领导和天河区河长办的干部经常和民间河长们一起巡河。“我们也主要是用行动来肯定和鼓励一下大家。让治水工作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魏志勇说。

06、07、10版统筹:

南都记者曹金良易福红

本版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刘军

新闻推荐

春节假期广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量预计达2098万吨 污水处理厂建设春节不停工

治水工程现场工人春节期间紧张施工中。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摄信息时报讯(记者欧嘉福通讯员赵雪峰)昨日,记者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