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式审美 且俗且雅(上)

南方日报 2019-02-05 06:13

●梁凤莲

花城在春节之际迎来了盛大的浪漫嘉年华,大街小巷,全城都是卖花买花人。岭南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涵养了粤人独特的景致与格调,孕育了粤人淡定的习性。作为岭南文化的集大成者,广州的特色和魅力扎根在兼容四方、融汇生成的文化上,它不仅有着温婉内敛的南方诗意、低调奋发的广州气质和平和又勃发的城市格调,还集中体现了粤式审美。

心性淡定

季节的安稳让广州的四季轮换变得不紧不慢。

春夏秋冬的表情在相互礼让的侧身中,混同得一派朦胧,含糊得似乎没有边界,没有极致与清晰。夏阳秋晒,春雨冬扬,一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温度,一周可以经历从夏热的畅游中,跌落冬寒的冰冷里。

然而,造物坦然,一年四季,树如常绿着,花如常开着。只见满目葱茏,一派荫翳,只有那不同节令招摇的花朵,像紫薇是春夏开花,而紫荆是秋冬绽放,提醒着四季轮转,已经不知不觉挪动了位置。可绿树红花依然保持着恬静而耐心的微笑,如一种融入习惯里的礼仪,动静作派庄重、温馨。

由气候而人,由地理生态及人,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如此一来,对心性的成形暗示,就变得不会大轰大烈,而是不疾不徐了,活着的日子就从容得多,湿冷与酷热,繁盛与萧瑟,不过是大可忽略的转换而已,如同得与失、宠与辱,也不过是所谓的欢喜忧戚而已。而节令就这么波澜不惊地滑动着,外面的世界飞雪寒凝,而这里却秋暖清爽,外面的春天草木萌动,而这里却是落叶融金。

广州的季节,就这么调配出自己的格调,生成了自成一格的景致。让人觉出时光的流变不那么触目,时间的消逝也不那么生硬。连季节的变更都是一派淡定从容、温情脉脉。

由日子而性情,就这么慢慢地,不显山露水地,一代人就长大了,一代人的半辈子,或者又一代人的大半辈子,就这么施然过去了。广州的季节从来没有相煎何太急的那种催逼,而是陪着人一点一点地过,一点一点地度。如是,人的心性就宽容谦让得洒脱,而不沾不滞了。以不变应万变,兜兜转转,从浓到淡,从淡到浓。广州人所嗜好的一壶茶,就是这种心性最好的诠释。

一壶从早到晚的广州茶,冲、浇、泡、品,甘涩留颊,回味有加,在平常的时日里,这种状态何尝不是谋生的经典,普通人的营生,向来都是如此这般平和冲淡的。

这是一种广式的淡定,淡定成了粤人的心性,这心性里有着坦然过日子悟出来的禀性,几近是有着那么些哲学况味。

心境捧好

就这样,气候与心性千百年来熏陶了粤人的心境。一岭之南,天遥地偏,生而为人,既是父母的福赐,也是天地的恩赏。祖宗传承下来的心照不宣,先把日子过好、过下去吧,这该是为人一趟最为本分实在的嘱托呢。如此一来,这乍隐乍现的悟性,似乎就日积月累成雷打不动的生存智慧了。

把日子捧在手里的心情,就如同把一扎花双手隆重地握好,捧回家去的心境。

粤人好花,喜好买花插花,千年风俗,流转成一种惯势,一种怡养时日的嗜好。菜市场的档口里,麦当劳肯德基的楼梯边,都有一个卖花人,不论什么中西同好的节日,花竟然成了广州人的日常消费品,这样不经意的风雅让人心生窃喜,而这样的雅俗混搭越发让人赏心悦目。自己给自己买花插花,为自己的开花的心情,为那么些属于自己的生活买花。这花开的世界缤纷美丽,何曾辜负过众生啊,只要你满心欢喜地把花捧回家。

要是游逛到老城区大南路的一溜花店,或是芳村的花卉批发市场,满眼缤纷,连空气中都游弋着花朵的芳香。偌大的城市,花城之名实至名归,甚至城中村挤挨的窄巷子口,村落里的墟市里,都有卖花买花人。哪座城市有这般全民共赏共识的喜好呢?又有哪座城市的抒情,能把一年三百六十多天的时日全都留给以花为媒、用花挥洒?

年节的气息,是随着花香舞动的身姿而渐渐变浓的。

至此,普市同庆的盛大嘉年华如期而来,这是广州人把一年到头不动声色的浪漫,来了一次全民总动员的激情上演,逛花街行好运,买鲜花、桔果回家摆放,这是迎新春的习俗,亦是过新年的惯例。热闹喜庆的欢喜,终于从一捧花、一盆金桔的迎接中喷溅出来了。

粤人的浪漫,不在乎造型与作态,只在意用心和诚意,从内心流淌出来的喜好,就成全了花开富贵百年风雅的礼俗了,每逢年节,就奔跑而来,撞人一个满怀,给每个人、给所有人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再塞上一捧花,让人把日子像对待花一样地捧回家,找个好的方位摆放,天天用温情的目光问候抚摸,清水清养,天天供奉着过好日子的心境。

粤式的浪漫是什么呢?花花世界,恍若菩提。晨昏流转,花在菜栏,在路边,被一双双质朴欢喜的眼睛摆放在零碎日常的角角落落里。

谁家里没有三五个花瓶之类的容器。无论器皿如何,供奉之心满满地溢到了瓶口,然后就静悄悄地开着,无心有意地满足着,这日子从来不缺美好。

这是一种粤式的情趣,进而成了一种粤味的审美。

世界叹好

这种把日子捧在手里的用心,这种对过日子的敬重,乍一看不得要领的情趣嗜好,就这样带出了独出机杼的粤味,就落点在最须臾毋缺的衣食住行里,携手在流水落花的时日上。

天人合一的心态成全了饮食的顺天应节、物竞天择的禀赋。万物出于土,亦转交人的肠胃、轮回而归于土,这似乎不仅仅是烟火俗常中的取向,也透出了生存的智慧了。

日常里的浪漫机趣,就是因为有着养眼养心的色彩,有暖人肠胃的抚慰与味道,更有着家的气息,以及抒发出来的所谓乡愁的温热。烟火就在跟前,臆想中转换出来的浪漫不也在跟前,可以对着一日三餐抒情,更可以对着一蔬一饭,把一生的聪明巧智尽情发挥,换来滋味悠长的好时光,这是最实在的自珍自惜,自在过日,本分做人。

物产丰盈,出品奇巧,便给这自在提供了可供腾挪的空间。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里长的,但凡万物生长,都可出为凡物,进为佳肴。万物皆有用,万物皆可养护生命,没有把日子捧在手里的用心,何来这份不可一世代代相传的聪明通透呢?

自在,就是万物自存,我心自惜,各有来路,也就各有归途。如此一来,天时地利的出品,什么不能吃啊?什么不能作盘中之餐口腹之福啊?这似乎就是活着的大智慧呢。

这样为人处世的本分节度,这样的取向得体,是自带老广性情的,是自成粤式作派的。它不在风风火火里,不在叱咤风云中,对于普通营生,多半也不在风花雪月里,或者烟雨迷朦中,却实实在在地闪现在俗常日子里,沉着得无调,温暖到贴心。

粤式情趣,或者拔高一点的所谓审美,因实在进而浪漫起来的要义是什么?就是一个叹字。叹生活,是从叹茶、叹世界开始,不急不躁地消磨着时光,摩挲着日子,热热闹闹地谋生,优哉游哉地叹茶、叹美食。辛苦度日,自在放松。

粤派的饮食人生,与其说是一种过日子的天赋,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豪迈乐观、雷雨生风的所向披靡。这是广州人由饮食而领悟,而衍生的生存哲学,把日子捧在手里,用一生的智慧,用天地万物生长供奉的出品,好好地做一回人,好好地活一辈子。

粤人不仅在叹生活,而且更要叹世界,来一趟人世间多不易啊。我们的祖先哪个方位没胆量去出发去远航啊。有粤菜的地方,就有粤语的乡音,有粤人的地方就有饮茶和点心,这两个进入英语词汇的拼读,让人在异乡的感慨乡愁潮涌。

新闻推荐

留在广州饮靓茶

大年初一新年好,都计划好了长假出游了吗?如果还有“心大心小”考虑去哪,不妨看看这一篇,我们今天介绍的游玩地点首先是有好吃...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