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买年货系列 老广州年味要带这份新姿态手信
图/施沛霖
品牌供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农历新年进入倒数,大件的年货都已买好在快递回家的路上。现在,除了准备回家的行囊,也就是再带些轻便又有广州特色的手信,与家乡亲朋聚会聊天时,一起尝尝你亲自带回的最“广州味”的手信。
传统
老字号手信有新标准
老广州有带“手信”的习俗,游子归家也该带点既有广州特色又轻便好拿的土特产礼品,与家乡亲人坐而分食,互相分享一下四海归家的感触。带什么手信最能代表广州味?今年有了“新标准”!
2018年底,全国首个手信认定规范团体标准《广州手信认定规范》开始实施,这个由广州老字号协会牵头的认定标准,可以帮助你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广州味手信”。
按照这个标准,广州手信应为“体现广州地方人文特色、地域文化的成型包装产品”,产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特色、是否有自主知识产权、外观性及包装特色等都是重要的认定指标。具体内容其实除了大家熟悉的各大老字号食品,还有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非遗民艺产品。
在机场、车站等游客集散地,也能方便地买到广州特色手信。例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新T2航站楼,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出发厅,都有广府非遗产品的集中展示。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的文创体验馆,就集中了广彩、广绣、端砚、石湾陶塑等著名岭南非遗产品。广东省博物馆开发部副主任王小迎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在机场候机这样一个特定场合的碎片时间,这是一个了解和亲近这些岭南非遗之美的机会。人们也有机会将岭南非遗作品,作为一种代表当地文化的手信、礼物或是纪念品带回家,传播岭南文化。”而在国际出发厅,“云广府”也同样是一个展示广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风俗文化的博物馆零售业态。
大家知道“食在广州”,广州各大老字号的过年必备点心,如果在市区的百货超市还没来得及买,机场以及车站的便利店都应节摆在了显眼位置。在广州酒家、陶陶居、点都德等“老广州味”的餐厅门口,也都在显眼位置摆放了各种传统广府贺年糕点。
创新
老广州手信有新创意
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更多创新跨界产品,成为手信新热。
在市内一些高端百货商场,除了传统的老字号手信,一些传统创意跨界的手信受到更多关注。无论是将广州典型食品做创意延伸,或是将广府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创意产品,都强调从传统中挖掘出更生活化的应用场景。
正佳Hi百货总经理李海晖表示:“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年货手信的购买主力,他们对生活的审美与趣味,也在慢慢影响市场。特色年货在前几年开始,已经有很多跨界的创新,但今年,更多品牌注重新年礼盒,例如以‘佛跳墙’为内容的盆菜礼盒,其他如茶具、广府过年食品等例牌年货主流,感觉大家的手信选择,更接近生活化。”
虽然年味变淡,但是正如李海晖所说,“年轻人把年过成了假日感觉,喜欢轻松好玩的项目,各种搞怪的利是封、挥春、红色饰物取代了传统年货,也是很有趣”。例如,将广州早茶文化中典型符号的“一盅两件”变为茶叶与“包仔杯”的设计,或是将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做时尚化演绎,与传统食品搭配成新年手信礼盒,都是满满传统味的新潮手信。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王彤通讯员李俊报道1月30日,广州市统计局在官网发布了广州2018年经济运行数据。据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