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大代表王河: 加强城镇治水顶层设计

广东建设报 2019-01-30 13:40

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王河接受广东建设报记者专访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成昱勋报道:“改革开放40年,广州的城市建设天翻地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许多的微改造,水环境治理项目已经初见成效。在新时代生态观指引下,我们应该形成新思维,创造新举措,发展新动力,让广州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出彩。”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河就建设领域相关提案建议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道。

建议打造新旧三条主轴线

王河建议继续积极激活广州千年岭南文化轴,推进城市微改造工作。打通广州老城区的断头路,例如广州三元里,桂花岗的断头路,激活老交易会片区,解决一德路住改仓的消防隐患的历史遗留问题,真正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王河提到,目前珠江新城CBD中轴线是没用源点的,按城市规划,这条CBD应该延伸至火车东站后面的瘦狗岭,建设一个CBD生态公园。他建议继续完善打造珠江新城CBD活力商圈轴,营建瘦狗岭CBD生态公园。

此外,王河还提出以火炉山、凤凰山为起点,经科韵路、海珠生态城至大学城一线,串联起科学城、智慧城、金融城、琶洲会展区、海珠生态城,再到大学城、国际创新城,承接广州东进、南拓的使命,打通产学研链条,激活城市创新活力,打造广州第三条生态经济创新轴。未来这一新轴线将代表“城市新脊梁”的崛起,更将代表广州的未来十年。

保护蓝绿水,抑制黑色生产力

王河还表示,广州正建设美丽广州,推进黑臭水体剿灭战,目前已初见成效。在治水方面,广州还应该制定负面清单,建立污染企业退出机制,用制度来保障治水工作的推进和成效,同时,自宋朝以来广州就有“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美景美誉,应该以挖掘、保护“广州六脉渠”,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激活老城市新活力。

“制定生态环境负面清单,通过严格准入,建立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退出机制。”王河说道,住建、水利、环保三部门共同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两手发力,系统治理”,一切开发活动均应遵守:充分利用蓝水(即天上降水),真实减少绿水(即土壤蒸发、植物蒸腾水),依托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绿色生产力,实现“三生共赢”。

针对目前只听河长,未听到湖长的状况,王河提议应由河湖两长定目标、指标,导向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杜绝用工程代环保,加强城镇治水顶层设计,以环境达标为验收指标的控制单元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以文化内涵振兴乡村经济

城市郊区化。当城市发展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因此,在广州城市郊区化建设过程中,比如从化、花都等一些地区,要注重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

郊区城市化。有计划、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一批中心城镇,同时结合郊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人口、产业郊区化的同时,使边缘的区域成为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新型区域中心,对中心城区的人口、产业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以减轻广州城市中心区域的压力。

挖掘村落人文故事促进城乡互动。“以前的城市建设容易形成千城一面的景象,为了避免‘千村一面’,乡村振兴的实践尤其要注重对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王河举例说,每个村子都有不同的姓氏,如果能够充分探究乡村的姓氏故事,并修缮祠堂,将帮助人们“留住乡愁”。王河认为,挖掘村落文化的同时,乡村振兴还应重视城乡的互动作用,要通过引入城市资源以繁荣经济。

新闻推荐

广州站增开15个窗口应对客流高峰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倩通讯员/郭铭旺)春运进入第9天,广州火车站迎来节前客流高峰。29日,广州火车站发送旅客13.9万人次,加开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