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永庆坊: 老街区的新活力
南方日报讯(记者/余嘉敏)近日,广州永庆坊恩宁路一家打铜店前,一群好奇的年轻人围着一位老师傅,拍摄铜条锻打成勺子的形状。
近3个月来,面积8000平方米的永庆坊每天熙熙攘攘,以恩宁路为代表的千年商都广州正在焕发新活力。记者了解到,恩宁路二期改造项目已开工,预计今年国庆节前完成骑楼示范段和重点节点的改造工作。
“哇,变化太大了,人多了很多。”问及这3个月恩宁路有哪些改变,天程铜艺的负责人苏英敏说,他成长在恩宁路,从爷爷到他都曾住在恩宁路143号仅4平方米房子里,现在那里是叔叔的铜器店。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永庆坊后,街口前的“铜器一条街”恩宁路也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和旅游景点。
西关打铜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英敏的父亲苏广伟是西关打铜代表性传承人。以前,苏广伟常在店前敲敲打打。“蹲在街边没有任何人理他。”说起父亲经营铜店时的境遇,苏英敏有些唏嘘。
手工铜器无人问津的状况在苏英敏接手后有了转变。“我们每个季度基本都会推出新产品。”苏英敏介绍,现在店面已开到恩宁路外,全国有15个团队负责产品制作。
铜艺越来越受关注,孕育西关铜艺的恩宁路也在悄悄变化。2015年,永庆片区微改造一期项目即恩宁路一期改造项目启动,2016年9月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街巷一侧的墙上展示了这片危房集中区的变迁史。照片是成对出现的,左侧图片记录了改造前的景象:街区电缆纵横、盘根错节,不少房屋濒临倒塌或仅剩框架。右侧拍摄的是同一位置改造后的场景:一栋栋民居修葺一新,玻璃幕墙、钢架结构等现代建筑元素融入其中。
近日,以恩宁路骑楼一条街为主体的二期改造项目已动工,改造区域约8.15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国庆前完成骑楼段及重点节点修缮工程,整体工程2021年完成。
和土生土长的苏英敏不同,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林云是被永庆坊古朴与时尚元素结合的特质吸引来的。在辗转了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后,他选择在这里开一间陶艺教室。3个月来,永庆坊的改变也反映在林云的陶艺教室上。“之前都是年轻人、小朋友为主,现在有许多外国人、中老年客人过来体验。”林云说。
新闻推荐
爱心接力 血浓于“髓” 经历10多个小时接力 来自台湾的造血干细胞抵达广州 小钰顺利接受移植
小钰昨天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志愿者送给小钰的贺卡。新闻追踪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满元、邓潇丽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