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人次义工情暖2000名空巢老人 通过活动从物质精神上关心长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通讯员程贵三
2018年12月23日,广州义工联携手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金秋送暖·义心传城·耆义乐无穷”2018年义工服务大行动。去年“金秋送暖·义心传城”除了组织4000人次义工探访2000名空巢长者,还首次向长者征集年代故事,并同时举办“至叻长者”评选大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从物质精神上关心长者,发挥长者的正向价值。据统计,“金秋送暖·义心传城”自201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累计发动32500人次社区义工探访16800人次空巢长者。
九年探访关怀,为空巢老人送温暖——“金秋送暖·义心传城”义工服务大行动始于2010年,是广州义工联和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共同打造的常态化社区义工服务品牌。9年来,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共捐赠爱心款物超225万元,支持广州义工联开展长者关怀义工服务。“金秋送暖·义心传城”义工服务活动共组织超过32500人次义工上门探访和服务16800人次社区空巢长者。2018年义工服务大行动将联合10区44条街,动员4000人次义工探访2000户空巢长者。
活动期间,广州义工联联动全市各区义工深入社区,探访全市社区空巢长者。9年来,从最基础的上门探访,为空巢老人送上“金秋大礼包”、编织围巾、创作手指画和教授“十式保健操”等,发展到后来连续举办三届“至叻长者”,评选出具有正向品质/正能量的“至叻长者”,为社区长者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金秋送暖·义心传城”从物质到精神上对长者进行关怀,提高长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形成全城关注空巢老人和参与义工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评选“至叻长者”,传播长者正能量——73岁的朱老是一名乳腺癌患者,自2013年以来一直通过做义工的方式,教导长者学粤曲、练太极、跳民族舞,还担任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粤曲队老师,为了参加义工服务经常忘记自己身患癌症,她说:“义工服务虽然很忙,但我觉得很开心、充实,既愉悦了别人,也丰富了我的晚年,让我的晚年因奉献而青春再现”。
76岁的冼老本是一位受关注和关爱的对象,社工们发现了他的书法特长后,情况发生改变。两年来,他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和特长,帮助社区小孩练习书法、与社工一起调查社区公交问题并形成方案、参与社区义工活动等。他用行动传递爱,成为社区长者义工的领军人物……
这些“有故事”“有才华”的长者,都是今年广州市第三届“至叻长者”评选大赛的人选,他们身上具备中华传统美德,拥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学习的人生态度,值得后辈人传承和学习。
据悉,第三届“至叻长者”评选大赛要求长者以个人名义或2~3人组队的方式参与,运用原创的书法、绘画、摄影、歌舞等形式,围绕“重返青春,光阴再现”主题进行创作,最终评选出了8名“专才至叻星”个人和2个“专才至叻星”团队,在“金秋送暖·义心传城·耆义乐无穷”2018年义工服务大行动启动仪式上进行展示。
缅怀“旧”年代,向长者致敬——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无障碍流动的时代,由于年轻人学习新东西明显比老一代快,知识的传播将颠倒过来,变成年轻人向年长者传递。“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童话,
然而,老一辈人所经历的一切,难道就没有传递的价值吗?20世纪60年代手工做的钩针、香云纱衣服、传统钉珠鹊桥、50年前使用的颜料、邮票、革命歌曲唱本……在“金秋送暖·义心传城·耆义乐无穷”2018年义工服务大行动启动仪式上,这些来自长者的年代旧物,将唤起市民对于旧时代的回忆。经历过战争的年代、革命的年代,长者们凭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到了新时代。那段青春或许是艰辛的,却也别具意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借着金秋活动的开展,广州义工联面向广州户籍或在广州长期居住的长者征集年代故事以及旧物品,并根据故事年代背景为故事的主人公拍摄造型艺术照,缅怀青春时光,传播长者正能量。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章程通讯员夏江丽、王君)动画片《葫芦兄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葫芦娃”和“蛇精”形象更是深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