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经

阳江日报 2019-01-29 09:06

本版照片均资料图片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春季开始了。但春寒料峭,我们应如何注意立春养生呢?

一、顺应阳气生发养好肝

立春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是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养生上主要是护肝。在作息时间上,人们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减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以陶冶性情,才能使人体的气血通畅,精神旺盛。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二、注意“倒春寒”

《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需要提醒的是,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顿去棉服。若在早春不注意调理和保护,颈椎病、肩周炎等疾患就会乘虚而入。

三、积极防护传染病

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舒缓形体,以顺应肝的生理改变。

立春食疗要点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因为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中药饮片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还应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食品,特别是黄绿色的蔬菜、豆制品、蛋类等,比如说胡萝卜、芹菜、韭菜、菠菜、土豆、黄豆等。

立春之后依然比较干燥,喝花茶可以帮助驱散冬季聚积在人体内的寒气和邪气。性温的食用花草主要包括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等。

立春食疗方

虾仁韭菜

【配料】

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

【做法】

虾仁洗净水发涨,约20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淋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功效】

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蠕动,故这道菜亦可作习惯性便秘患者之膳食。)

医生介绍

李美红

主治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中国针灸学会、广东省针灸学会疼痛及抑郁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会员。运用针灸、按摩、中药等治疗颈肩腰腿痛、疲劳综合征、肥胖症、妇科疾病等。尤擅长女性保健和孕前调理,对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调理具有丰富经验。能够综合食疗、起居调养、情志调节、功法锻炼等手段指导群众养生保健。

新闻推荐

五大联赛再现中国球员,武磊逐梦西甲: 别了,上港!我将开始一段新旅程

为上港赢得2018赛季中超冠军之后前往西甲留洋,武磊期待谱写新篇章。巅峰时期的孙继海效力曼城。邵佳一在德甲赛场留下了16...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