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坚韧性培养及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 单国坚 张燕霞 林小龙
【摘要】以调查与测试的数据资料作为参考,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制定学生心理坚韧性培养方案,通过实施,形成评价再进一步指导和完善培养方案,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坚韧性为目标。坚韧性量表以及各维度的前后两次施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学生真实发生了变化,各维度指标有所提升,方案收到实质性效果。经过三年的行动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的心理坚韧性得到了一定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坚韧性、培养、评价
1.课题的提出
广州市于2013年9月向教育部申请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并于2013年12月获得批准,为配合广州市的改革,增城区教育局制定了“阳光评价”改革工作方案,我校被选作为试点学校。为此,我校选择了阳光评价体系中“身心健康发展”领域中的“心理健康”这一指标作为研究领域。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心理坚韧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自从2016年1月起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践、研究。
2.概念界定
“心理坚韧性”是上世纪80年代在“人格坚韧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原指运动员能够有效地克服压力,且在压力情境下都能保持好的绩效表现的心理特质。有研究者指出这种定义过于局限,他们将心理坚韧性界定为个体在积极或消极情境下,能够保持专注和成就动机水平,并达成目标的一系列的价值观、态度、情绪和认知特质;当下学者认为,对坚韧性的研究可以并且应当更加一般化,即扩展到更广的领域,面向的将不仅仅是运动员,而是更广泛的人群。学者Clough等人在人格坚韧性理论基础上试图构建心理坚韧性的结构,也就是投入、控制(包括情绪控制和生活控制)、挑战、自信(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人际自信),简称“4C”结构。因此,“心理坚韧性”指个体在积极或消极情境下,能够保持专注和成就动机水平,并达成目标的一系列的价值观、态度、情绪和认知特质。Clough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坚韧性包含六个成分:投入、情绪控制、生活控制、挑战、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人际自信。它侧重自我控制和目标达成,且无论在积极情境还是消极情境都能发挥作用。
当今的儿童、青少年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大多物质生活相对更加富裕,或受到家庭的过多溺爱,因此往往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克服困难、抵抗挫折的能力,意志力相对薄弱。加之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所以,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坚韧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2015年入学的高一新生1069人,共20个班,抽取了1、2、8、9、14、15、18这七个班为实验班,人数为378人。
3.2 研究方法:调查采用的工具:根据Clough等人构建心理坚韧性的“4C”结构(包含六个成分:投入、情绪控制、生活控制、挑战、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人际自信)为理论基础,自编高中生心理坚韧性调查表共70题。其中心理坚韧性量表第1-26题,耐挫能力分量表第27-40题(合作能力27-32 ,应付挫折能力33-40);自尊量表第41-50题;意志力评定第51-70题。心理坚韧性培养评价表10题。
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行动研究法。制定提升学生心理坚韧性的活动方案,用两年的时间实践操作。
3.3 结果:通过自编《中学生心理坚韧性量表》对我校7个实验班级进行间隔一年的前后施测,并用SPSS对相关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可知,坚韧性量表以及各维度的前后两次施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学生真实发生了变化,各维度指标有所提升,方案收到实质性效果。
由上表,可知,除意志力(t=0.218,P>0.05)、合作能力(t=0.269,P>0.05)差异不显著,其他维度(F<0.05)都差异显著,即他们的存在真实的差异,行动方案有一定实效。
调查、访谈结果:
经过前期调查、总结工作,我们已经形成“增城中学学生心理坚韧性的建设方案”,并进行行动研究。为了更清晰了解方案的建设效果,我们在实验班随机抽取两百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建设方案初步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①条目一“比起上学期,我更容易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
在本条目,有70.3%学生认为自己变得更容易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有68.8%的学生认为身边同学变得更容易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表明学生投入能力得到一定改善。
②条目二“感觉自己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好”
在本条目,只有49%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好,也仅有55.2%的学生认为身边同学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好。表明学生自控能力进步不明显或无变化;
③条目三“遇到难的任务时,我比之前更有勇气尝试”
在本条目,有77.1%学生认为自己更有勇气去尝试,71.9%的学生认为身边同学变得更有勇气去尝试。表明学生挑战能力得到一定的进步
④条目四“觉得自己的能力增长”
在本条目,70.3%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增长,81.3%的同学认为身边同学的能力得到提升。表明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
⑤条目五“越来越善于与人相处,处理人际问题也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本条目,只有67.2%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进步,但是有80.7%的学生认为身边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进步。这表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进步,但是缺乏自我察觉,自我评价依旧较低。
4.结论与思考
经过三年的行动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的心理坚韧性得到了一定提升;
4.1 关于学生心理坚韧性培养的思考:
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重点学校,培养学生的心理坚韧性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学生在考试中正常或超常发挥的需要,也是成绩不理想时能快速恢复信心的需要。同时也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教师可通过改变认知、活动参与和多元评价这些方面入手培养和改善学生心理坚韧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联合多方力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隐性培养。
①预防为主,疏导为辅
教师应积极从正面引导,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后才处理。在高一新生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主动全程观察追踪学生情况,特别关注尖子生和有苗头的问题个体,让前者可以发挥最大的潜能,后者则需加强引导和及时疏导,在源头处消灭问题。
②多方借力,统一战线
心理坚韧性的培养应该从长期来抓,争取多方支持。校方、家长、学生的亲戚朋友或者重要的人连成一线,严格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避免长期过于“单一”评价学生。这个过程,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尤为重要,父母不应过度溺爱和保护孩子,更要不以“分数论英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教师应避免过于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剥夺其成长的机会,应当尽量引导学生去克服,在困难中获得成长的“养分”。
③隐性为主,显性结合
心理坚韧性的培养和训练宜采用隐性为主,显性结合的方式。德育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长年累月、潜移默化的效果会更好。因此,学校可用标语、班容班貌评比等活动创设“坚韧”的班级氛围,潜在培养害的坚韧性。教师在班会和心理健康课中可显性进行心理坚韧性专题教育,主题可以是“考砸了怎么办”“认识自我,欣赏自我”“如何让自己更优秀”等。
4.2 对研究结果的思考:
①本次研究的培养领域更多是立足心理团康系列活动,但学科渗透和主题班会,学校其它德育活动等阵地作用研究比较少,如何利用全方位的阵地因素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坚韧性,尤其是将心理健康活动与德育有效融合这方面,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②本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实效,但是我们的研究多只限于实验班,缺乏成果的推广。下一步,我们将尝试把本成果向全校进行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群言出版社
2.冯缙,心理坚韧性研究述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美)卡尔著,郑雪译,《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美)塞利格曼著,洪兰译,《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万卷出版公司2010
5.(美)肖恩·埃科尔著,师冬平译《快乐竞争力:赢得优势的7个积极心理学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生心理坚韧性培养及评价研究》(课题编号:1201572775)】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李佳文通讯员成广聚报道时下正是春运期间,广州各交通枢纽人流量明显增多。1月24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