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信塔工:行走在塔尖的“舞者”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卢梦谦通讯员罗肆安、向冯)在华南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广州南站区,活跃着一群鲜为人知的80后、90后,为守护高铁安全,他们行走在直插云霄的塔尖,克服身体劳累和心理恐惧,在高铁通信铁塔的塔尖凌空作业,如飞燕般翩翩起舞。
这群“舞者”来自广州通信段广州南通信工区,由14名平均年龄28岁的大学生组成。工区内有通信设备铁塔45座,平均高度45米,最高铁塔相当于16层楼高。这里的铁塔都是管状塔,称为“独管塔”。攀爬塔尖作业的职工俗称“塔工”,负责通信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工长秦贝,一个来自湖北的大男孩,1987年出生,是工区里年纪最大的“老职工”,年纪不大当工长已六年。据秦贝介绍,塔内有一根用铁焊接起来的塔梯,他们全靠这根塔梯登上塔尖。铁塔平常是锁闭的,由于空气不流通,夏季塔内温度可达50度以上,稍不注意很容易烫伤皮肤。
爬塔必须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即使咬咬牙爬上去了,还要考虑能不能下来的问题,像秦贝这种“元老级”的爬塔达人,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
“一个熟练塔工攀爬一座塔需耗时5~8分钟。下塔后,手都会发抖,体力消耗不亚于参加完一场高强度足球比赛。”秦贝对记者说。
据悉,“独管塔”受风力影响较大,一般3~4级风时在塔尖即可明显感受到塔身晃动。而广州南通信工区的塔近乎全封闭,检查塔尖作业,需要两个人一起协作。一旦工作起来,谁也不顾上恐高了,检查工作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细心。
登塔看似一项体力活,却常伴有这些“不速之客”带来的安全风险。副工长张威就有一次被马蜂蜇过,当时眼睛和手都肿得很厉害,像包子一样。因为这次意外事故,车间为职工配置一批防蜂服,能有效防止马蜂的侵扰。
“不是每次顺利爬上去就胜利了,而是每次能保证100%安全,这才是真正的胜利。”秦贝发自肺腑地说。
爬塔工作虽苦虽累,但秦贝发现了一些乐趣。因为作业环境高的优势,他们可以把周围的景色一览无余,有时能看到六条高铁线路并行壮观场面,也能远远望见“广州圆”等城市标志性建筑。“每次天气好干完活的时候,看着四周如此美景,心情格外好”。秦贝说。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小敏)根据中央编委备案同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广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