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过后,今年寒假培训市场表现如何? 市场环境更规范 热门科目变化了

信息时报 2019-01-29 01:01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今年寒假比去年少了一周的时间,但这并没有影响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记者从广州多家培训机构了解到,今年整体报读人数相对平稳,除了传统热门科目外,语文课程报读人数有所增多。有家长反映,经过相关部门近乎一年时间对课外辅导机构大力整改后,今年寒假,明显感到过去一些不正规的小机构数量大大减少,市场环境更加规范。

机构:报读语文科目学生明显增多

相对去年36天的超长寒假,今年大部分学校的寒假放假时间比去年少了6~7天。记者从广州多家培训机构了解到,虽然寒假时间有所缩短,但整体报读人数相对平稳。明师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广州K12在校学生人数相对往年变化不大,有补习需求的学生还是不少。因此今年报班情况与去年持平,寒假课程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年前和年后的2周内。

由于今年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今年寒假报读情况呈现了新特点,相比往年大多数学生报读数学、英语、物理等传统补习热门科目外,今年语文、大语文的课程,在报读人数上相比往年有所增加。学大教育有关负责人表示,寒假班整体招生比较平稳,报读最热的科目是数学和英语,报读语文科目的人明显增加。

卓越教育广州分校初中产品主任庄绿平表示,假期家长和孩子的学习规划性较强,报读需求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初中孩子会选择报读多学科,希望各科综合进步。今年初中各级学生报读情况基本平均,不同的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会不一样。“寒假主要有两种需求,趁寒假系统性地复习巩固弱势科目,争取在开学能够齐头并进;或者和学霸一起比拼学习,加强优势的科目,让优势保持。这些都使得现在孩子连续学习以及全科报读的需求比较明显。”

家长:校门口发传单的机构少了

曾女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寒假期间她给孩子报了两门学科课程,数学和英语,再加上平时上的钢琴课、画画课。曾女士说,给孩子报辅导班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给孩子多一种选择,“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挺不错,学数学是用来拓展孩子思维的,而孩子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兴趣,比如通过英文歌、舞台剧等方式来学习英语。”

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近一两年的时间,小区附近就冒出来四五家教育培训机构,她给孩子就近报了一家机构,离她家小区步行不足200米。去年教育部门大力整治课外辅导机构,孩子的课也停了一段时间。一开始她也焦急不安,担心机构关门,得换其他家。后来机构整改完,通知可以回去上课了。“只要办学正规,还是可以的,寒假期间我也继续给孩子报班。”

一些细心的家长发现,今年放假前,校门口不像往年那样热闹,没有了众多的校外培训机构人员争相分发招生宣传单。家长张先生用“难得平静”来形容这种现象。“去年,有的学生从校门口走到外面,手中就有一沓宣传单,少则三四张,多则七、八张,今年这种情况明显少了。算是收敛了一些吧,但是家长们该报的课还是会给孩子报,会更加关注机构、老师的资质等问题。”

业内:市场整顿要求机构调整创新

2018年,政府部门将“组合拳”对准校外培训机构,开启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的治理活动。到了去年年末,治理工作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从去年11月开始,教育部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发一次进程公告。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现已完成整改269911所,完成整改率98.93%。

一系列对培训机构的审批登记、落实年检年报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的执法检查要求,正在显现效果。业内人士分析,“一次性不得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对中小机构来说,续班率本身就勉强。再加上重新装修、消防成本和增加面积、教师考证,肯定亏损无法收回成本,只能关闭。

K12培训行业不容乐观,政策导向向非应试化教育转变,接下来要么转换赛道,要么调整创新。广州一教育机构负责人坦言,以前主要是提供中高考培训,短期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冲刺、提分,但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确定,过去学生只依赖成绩高低的路径发生改变,现在还需要多元素质评价。这也对目前培训机构提出了要求,在接下来的教育大周期,教育机构应该思考的方面,不单单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数,而是构建整个升学服务体系,在提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能力。

相关报道

“最严禁补令”后双巨头首交成绩单

上周,新东方和好未来最新财报相继亮相,在“最严禁补令”后,双巨头此次财报业绩受到行业关注。新东方日前公布其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从营收上看,新东方实现营收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尽管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模式,但此次Q2季度的营收增速却创下五个季度来增速最低记录。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东方出现了7年来首次季报净亏损,其Q2季度亏损达2580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430万美元。财报显示,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股权激励费用的问题。事实上,自跨入2019财年以来,新东方的净利润不断下滑。此前Q1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2.2%至1.232亿美元。

好未来近日也发布了2019财年Q3季度财报。财报中,实现净收入5.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3%;经营利润为1.559亿美元,增幅为60.5%;净利润为1.238亿美元,增幅达204.5%。早在Q2季度,好未来就放缓了其线下的扩张步伐,Q2季度,好未来仅新增了18个教学点,增长数量为上一季度的一半。

除了合规成本上升外,监管政策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对比两家巨头,好未来这一财季的递延收入余额为8.6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74亿美元有了明显减少。而新东方则也出现了大幅度的递延收入下滑。新的监管政策要求培训机构仅能提前预售三个月学费,这也是递延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

新闻推荐

广州成功繁育150只朱鹮

在广州长隆飞鸟乐园,几只朱鹮在休憩(1月26日摄)。广州长隆飞鸟乐园于2011年和2013年从浙江德清下渚湖和日本佐渡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