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父母带着过年 如今是陪着父母过年 有了年纪 便会回味旧时“年”的味道 角色转变 我们也已经 或者在将来会慢慢成为儿孙后辈过年的念想和味道 过年

湛江日报 2019-01-26 08:42

彭春荣(广州)

跨入腊月,家里事务,所有的安排似乎都在朝着“过年”去了,规划着家当物用该添的添,床铺帘布该洗的洗,给家人和自己添置新衣鞋袜。再到年跟前,置办年货花果,打扫厅堂居室,筹办年夜饭,预定节间访亲探友日程,礼情往来……真真是停不下来的节奏。每到这时,一家之“女主人”的身份感尤为凸显,年年过下来,越过越有点当家做主的意思了。

年年过年,却是年年有不一样的味道和感受。

小时候在老家过年,每到岁晚除夕夜,爷爷奶奶都会起油锅炸“油鼓”,爷爷负责搓面团,还会叫上隔壁二婆来帮手,用面粉、米粉加红糖猪油等和成团,看着奶奶和二婆巧手疾飞,捏成一个个空心小圆子,放油锅里炸,便瞪大眼睛看小小圆子在油锅慢慢膨胀鼓起,想象它兴许会有无限变大的魔力,满心专注地期待着惊喜,撑至深夜不睡,就想尝尝新鲜出锅的那第一口甜香。甜香的味道,还有奶奶与老姐妹边炸油鼓边聊家常的情形是幼时过年的味道。我进城前的那个夏天奶奶去世,姑姑每每提起,总慨叹奶奶没福气,苦日子到头好日子来了,她却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吃到过那刚出锅油鼓的甜香。

进城后,妈妈因伤病常年卧床,年中诸事由爸爸主持。

除夕夜,早早吃过年夜饭,爸爸会催着换上新衣新鞋,要带着我们姐弟去“行花街”。逛花市广州人称“行花街”,早年里广州的迎春花市只有西湖路一处,我们从华工汽车总站坐22路车到广卫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再由广卫路步行一段到位于西湖路的迎春花市。行入花街里,只见人潮拥挤,花团锦簇,笑脸朵朵,鼓乐喧闹,随人潮感受着这热闹欢腾,只是每每趁了热闹后却又心疼脚下被人潮踩得湿脏的新鞋,但爸爸说了新年“行花街”一年里会行大运,所以,尽管如此,我们也乐意跟随着。

除夕跟爸爸行花街是少时过年的保留节目,而吃过年夜饭“行花街”的习惯父亲也一直保留至今,只是离家的我们已甚少跟随了。

刚刚结婚的头几年里,与公婆同住,腊月起,婆婆就要戴着老花镜翻看日历牌,念念叨叨地按着时日奉神祭祖,虔诚地祈福,从不间断。期间还会穿插着安排做松糕、萝卜糕、马蹄糕、芋头糕、蛋糕等各色年糕,蒸好的糕点作为年礼送给姨家舅家的,寓意蒸蒸日上步步高,忙得不亦乐乎。腊月的家里是一派“火烛鼎盛”,又时常插播公婆为节事意见不合吵嘴唠叨的景象。

节庆中的重头戏,要数年夜饭了。公婆不主张出去饭店订餐,嫌吃得匆忙,不及在家里办得热闹欢庆,所以,早些年老人精神头尚足的时候,每年兄弟两家只管围在桌前等吃大餐就好,婆婆操办的年夜饭,白切鸡,焖猪蹄,红烧肉,白灼虾,清蒸鱼,老火汤……样样齐全,热气腾腾地每捧出一道菜,婆婆还会喊个吉利的菜名:发财就手,红皮赤壮,哈哈大笑,年年有余……纵忙得腰酸背痛,也笑着满面舒展。如今老人精力大不如前,年夜饭已改由兄弟两家轮庄主办,几年下来,我也从新妇初入厨的手忙脚乱,炼就成了如今在灶前切切剁剁锅起盆落的风风火火,虽不敢登大雅之堂,但也渐长成凑足一桌的功夫,这每年轮着持办年夜饭也就传给了我辈妯娌,成了家中传统,越办越有了仪式感。

如今过着年,却时常怀念过去的年,过去是父母带着过年,如今是陪着父母过年,有了年纪,便会回味旧时“年”的味道,角色转变,我们也已经,或者在将来会慢慢成为儿孙后辈过年的念想和味道,岁岁轮转,年年传承。

过年,过着一种情结,心随着脚步,总朝往家的方向,无限依恋着,一份忆念,一份亲情。

新闻推荐

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会员大会透利好 穗去年跨境电商规模超过200亿元

南方日报讯(记者/苏力)25日召开的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透露好消息,广州2018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超过200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