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生活·家人在哪里,年就在哪里

广州日报 2019-01-25 11:33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我读书以及刚开始工作时的每一年都会赶回湖南老家过春节,和父母兄弟团聚。后来我在广州成家,大哥在县城买了房,乡下的房子还在,从那以后,每到年底我们都要商量该去哪里过年,但最终都要听父母的。他们觉得乡下冷,但邻居、亲戚走动起来容易,年味很浓,也觉得县城生活便利,随时都能订各种餐厅招待客人,偶尔感受一下都挺好。这些天,在我的坚持下,把他们哄到广州来过年了。

从衡阳到广州乘高铁只需要2个半小时,连我们那里的县城都设有站点。车到广州南站,我在出站口一眼就望见了父母,尽管我一再叮嘱不要带什么土特产,在广州什么都买得到,但他们依然大包小包,如同搬家一样肩挑手拖,行李重到要压垮瘦弱的身体。我挑起来都很吃力,何况60多岁的父亲。见到我,父母就不停感慨铁路建设让人瞬间可达,眼睛里带有兴奋,一会说车站太大,他们自己走肯定会迷路,一会看到“广州圆”的高楼惊叹建筑好奇特,一路上家长里短,我心里很温暖,因为好久没有说这么多家乡话。

准备晚餐时,腊肉、腊鱼、红薯片、走地鸡,母亲下厨,做了一桌子的湖南味道,那种无比熟悉的记忆又回来了。我两碗饭下肚,全然不顾要控制饮食。饭后,我带他们去认识超市、水果店,外面有风却不冷,他们说这一点比老家好。现在兴起“反向春运”,以前年轻人会从广东回老家过年,现在反其道而行之,把父母孩子接到广东来,这样既可以很实惠,还可以缓解来回堵在路上的交通压力,更可以用新的特殊方式尽孝,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来新办公大楼上班,我要途经“小蛮腰”转乘有轨电车,有许多游客上车把手机贴着车窗,或是靠着江边的栏杆拍照,背景里是“小蛮腰”,或者珠江新城CBD地区,我眼中的习以为常顿时魅力无穷,父母应该都会喜欢,花市、灯会、主题公园,这些也都排在了日程表上。他们口味固定,并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我希望早茶、粤菜能让他们改变看法,感受广州的年味。

我在外出差时,每天好几次叮嘱他们要多出去走走,不要怕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慢慢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找到了菜市场,进了中大校园,看到一堆打牌的老年人,说不定下一次就能一起玩了。(曾俊)

更多生活故事,请关注“诗意花城生活圈”公众号。

新闻推荐

省领导到广州南站慰问贫困务工人员

广州日报讯1月24日上午,副省长张光军带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到广州南站,登上专程开往云南昆明的扶贫高铁专列,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