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成“标配” 家长孩子都“纠结” 寒假俨然成了“第三学期”
据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每天上午补习3小时的数学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门课一天连着上,寒假只能玩几天……又是一年寒假季,却俨然成了“第三学期”。
火爆的寒假补课是弯道超车、培优提分的法宝,还是拔苗助长、令孩子生厌的负担?记者在湖北、广东、辽宁等多地进行走访。
平时每天6点半起床的上海一所中学初二女生小马,原本盼望着假期能够睡到自然醒,没有想到从寒假第一天开始,她依旧要6点半起床赶去上8点半的补习班。“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假期能有这么几天,能够睡到自然醒,看看小说,跟同学一起疯玩,不用再刷几何、力学、文言文这些题。”小马说。
和小马一样,即将迎来“小升初”的上海市民陆女士的儿子,寒假第一天就进入每日补课生活,直到腊月二十七告一段落,春节休息几天后还要继续上课。
面对记者发出的寒假里面哪天孩子可以不用上补习班的询问,陆女士说:“好像也就除夕和年初一到初五那几天了,和班级同学相比,我还给他留了几天玩呢。”
记者询问几位中小学生家长发现,早在寒假开始前两个月,很多家庭都已经为孩子报好了补习课程,一般春节前上课到腊月二十九,节后初七开始上课,一直到开学,堪称与校内课程和春节民俗的“无缝衔接”。难怪一些中小学生抱怨,寒假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三学期”
武汉一家培优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一年级的学生也加入补习班的大军中。有些孩子一天上3门课,有的初中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一天4门课连着上。午饭家长直接点外卖送到教室来,既不耽误时间又放心。
“孩子回家说,班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报了寒假培优班,自己要是不报班,开学后就会被同学落下。”沈阳家长彭女士说,不少家长抱着不愿孩子落后的心态报了寒假培优班。
真心不想让孩子补课,可是又不敢不补,成为不少家长的最大纠结。“我同事的孩子也是读初二,人家从初一年级就开始补习物理。”武汉市民游女士的女儿读初二,她担心孩子在1年后的中考难以取得好成绩,提前两个多月就给女儿报了某知名机构的寒假补习班。尽管精心准备,但游女士心里也没有底:“我也不知道这些补习班能不能帮孩子提高成绩。”
孩子上四年级的广州的刘女士,是大家眼里的“佛系”妈妈,尽管儿子班上其他同学都在早出晚归地培优、补习,她都不为所动,每个假期都是让孩子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就算了,但这个学期,“孩子期末数学考了倒数,看来我也必须加入补习大军了。”
补课,很多也孩子不买账。“我讨厌上培训班。因为我的同学都在上培训班,也不能和我玩,我不喜欢上完培训班还要写作业,也不喜欢培训班每隔几天的考试检测。”三年级的沈阳小学洋洋抱怨说。
上补习班,让家长钱包也不轻松。“培训老师劝孩子寒假上加强班,说是孩子基础好,应该进一步提升。加强班1小时收费每人收费300元,一个假期20次课就是6000元,比平时贵不少。”沈阳家长张女士说,补不补,都让家长得费心“掂量”。
新闻推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4.0核心理念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在全球化4.0时代,如何进行全球合作——这是2019年达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