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荒山变果园 乡村振兴促发展 小楼镇河洞村打造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众源公司总经理刘荣(右)与工人在修剪脐橙树枝。
进入冬日,北风萧瑟,天气寒冷,增城北部的山区林地人迹罕至。而在小楼镇河洞村,地处偏僻的两座山头却是机器轰鸣,忙碌不已。开荒、平地、栽种、施肥、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和滴灌设备……随着最新一批10000株果树苗木栽种完成,一个标准化梯田式种植的脐橙生产基地已初见规模。这是小楼镇引进的又一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也是全市目前唯一一个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攻坚克难,打造500亩脐橙生产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河洞村山间的脐橙生产基地。与周边青翠的群山不同,这两个刚刚经过平整的小山丘黄土裸露,被机器推成了一层一层的梯田状,每一层上约间隔3到4米的距离,都栽种了绿色的果树苗。从高处往下俯瞰,显得十分壮观。
记者了解到,该脐橙生产基地是在2016年春季由广州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建设的。在此之前,这里是丢荒多年的山地,野草丛生,甚至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我原是在外地从事汽配行业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里有个这样的地方,加上这几年观光旅游农业迅速发展,觉得有前景,就决定把这两个山头租了下来。”众源公司总经理刘荣告诉记者。
结合山地的特殊条件,刘荣选择了具有广阔市场的纽荷尔脐橙作为重点生产对象。然而,摆在他面前却依旧困难重重。山地崎岖不平,需要大规模的平整;种植技术知识匮乏,也亟需学习解决。刘荣决定“走出去”,到国内各个先进的种植基地去学习取经。
经过多番考察学习,刘荣决定采取梯田式的种植模式,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间。与此同时,他通过各方朋友协助,联系上了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请他们为基地的建设和脐橙的规模化种植出谋献策。
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土地平整及分批栽种,2018年底,25000株脐橙树苗成功“入土”河洞村的梯田,一个面积超过500亩的脐橙生产基地也就此形成雏形。
技术创新,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其他种植生产基地不同,这个基地中的每棵果树周边都纵横交错地密布着粗大的白色管道和黑色细管,织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原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技术设施——水肥一体化设施。
刘荣告诉记者,为了更有效、更省力地做好果树的日常养护,在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的建议指导下,基地投入了近300万资金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施。技术人员通过在基地每棵苗木近旁设置带滴头的管道,形成一个完整的滴灌管网。管护人员只需要使用手机APP应用进行操作,系统便会自动将水源、肥料或者药物通过管道输送至每棵植株。
采访当天,恰逢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设备调试,只见技术人员打开了手机上联通控制系统的APP,黑色管道上的滴头开始一点点渗出了水珠,不到十五分钟功夫,植株旁的土壤表面便已浸湿。“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我们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滴灌技术也有效地节省了水肥资源。”刘荣说。
除了供水供肥,如何在保证果实生产质量的同时,做到绿色防控病虫害,也是一大技术难点。为此,刘荣通过设置巨型的物理防虫网、使用绿色无害的农药与肥料等方式,努力在改善果树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及损耗。
在众源公司及各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脐橙果树苗已进入了快速生长期,长势良好。“只要管理得当,丰产期后每棵果树每年可生产脐橙约150斤。”刘荣告诉记者。
多样化种植,带动观光旅游农业发展
“农业不同于其他,像这个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周期大约要4到5年,前期投入较大,回报率低”,刘荣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平衡经济效益与发展效益,众源公司在打造500亩脐橙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还建设了200亩的时令水果种植基地,实行多样化种植,致力通过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带动河洞村的发展。
记者走进时令水果基地看到,水果木瓜已挂满枝头,成熟的番石榴也已飘香,枇杷树上则刚刚挂上了青涩的果实,还有柠檬、鹰嘴桃、三华李等果树,郁郁葱葱。“时令水果基地已种植了一年,来年就能实现每两个月都有水果产出,届时,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亲子采摘等新业态,进一步扩大基地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刘荣说。
众源公司的引进,也为河洞村创造了一批就业机会。摘种忙季,公司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00个。原以外出打零工为生的村民夏秀佰现在基地负责生产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月的收入从以前的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元,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改善。
“未来,我们将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以众源公司的基地项目为带动,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河洞村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河洞村党支部书记夏世通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文雄通讯员曾伟宗)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1月21日,增城区委、开发区党工委召开2018年度领导班子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