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周边地区规划通过 中山一院拟设地下上落客区

信息时报 2019-01-23 01:38

中山一院入口效果图□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奚慧颖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广州中心城区又有一所综合性医院要“大变身”。昨日,“越秀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市规委会上获得通过。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山一院将迎来一波“拆旧建新”,新规划超过4万平方米的医学综合楼(医院部分),医疗用房总面积将达到8.75万平方米。面对周边交通拥堵和地面上落客空间不足的问题,规划新增一条地下道路贯穿南北院区,并设置地下上落客区。

项目现状

交通混行,就医环境拥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医疗机构。历经百年发展,形成华南地区重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集聚区。2018年6月,广东省正式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支持重点建设医院发展,中山一院被纳入首批登峰单位。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东风中路、东至执信南路、南至中山二路、西至烈士陵园,规划面积27.67公顷,包括中山大学北校区、中山一院及马棚岗街区三个改造范围。

据了解,中山大学北校区内有中山医学院校本部旧址,周边保存有少量民国红砖风格住宅。马棚岗街区内部以现代住宅、宿舍为主,小区环境设施老旧,有待提升。规划范围周边有省级文保1处、市级文保7处及历史建筑2处,集中在烈士陵园和中山大学北校区,中山一院内无文保单位。

中山一院位于人流密集的老城区,就医患者众多,该院硬件方面目前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交通混行,内部医患流线、后勤保障流线复杂;现状基本依赖室外地面通行,人行空间风吹日晒雨淋,缺乏标识指引;医疗建筑各自独立,缺乏步行联系;就医环境拥挤,急诊、产科、儿童就医空间拥挤情况尤为突出;入口空间局促,缺乏缓冲空间;绿地休憩空间匮乏的问题突出。

拆旧建新

新增6.35万m2医疗用房,无新增床位

本次审议的中山一院地块拟拆除老旧建筑,新增医疗用房,完善院区交通组织,提升就医环境品质;马棚岗街区现状保留,通过社区微改造进行街区环境品质提升。中山大学北校区地块已完成规划优化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在2015年12月的市规委会上审议通过。

按照现有规划,中山一院用地面积55408平方米,拟征收北侧现状单层商铺用地,纳入整体规划。将拆除医疗用房2.4万平方米,包括科研楼、内科大楼、行政楼、职工宿舍及饭堂、办公楼及污水处理楼、锅炉房。

本次新规划医疗用房8.75万平方米,新增6.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包括新建医学综合楼(医院部分)、科教综合楼、后勤保障楼、交通平台和风雨连廊。其中,医学综合楼(医院部分)的面积达到41390平方米。记者了解到,该建筑是中山一院和中山大学的合建项目,建筑总面积55477平方米,其中,在中山大学北校区用地范围内落实14087平方米,此前已通过审议。此外,新增医疗用房将重点扩大急诊、产科、儿科、日间手术室、科研教学用房及实验室。

改扩建后,中山一院地块计容建筑面积33.26万平方米,容积率6.1,建筑密度58%。目前,院区在编床位为2498床,本次规划无新增床位数。

完善交通

把院内车流引入地下交通

中山一院目前的交通非常便捷,多条地铁公交线路直达,道路网络也基本建成。不过,由于道路比较狭窄、就医患者众多,给周边道路带来巨大交通压力。本次规划也着力于对区域交通进行优化。在道路优化方面,加强南北向道路交通联系、加快开通东川路北延线,完善区域道路循环系统;远期结合周边片区更新,研究提升执信南路交通承载力;提高中山一院南北方向的交通通达性。

规划还对院区交通进行了优化。一方面,在中山二路、执信南路增加医院停车诱导系统,适度提高停车场收费标准,盘活停车系统,减少车辆无效绕行造成的拥堵。另一方面,完善医院与轨道站点的慢行衔接设施,提高医护人员乘坐公共交通的比例,减少衔接道路交通压力。

新增一条宽7米、贯穿院区南北的地下道路,也将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把就医车流、医疗服务车流、职工车流引入地下交通空间。针对地面上落客空间不足问题,将设置地下上落客区。地下道路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与现有及新建地下车库连通,优化减少车库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停车闸机设在地下交通空间,增加地块内通道长度,减少车辆等候排队对市政道路的影响。

优化步行

无障碍步行系统联系8栋医疗建筑

未来,中山一院内部就医环境也将进一步提升。根据规划,将新增地上步行交通系统,构建互联互通、无障碍的步行系统,以交通平台、风雨连廊及建筑内部公共走廊联系全院8栋医疗建筑,以后患者看病跑多个地点不用下一楼;同时进行精细化场地设计,增加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新建空中花园和立体绿化。

停车配置方面,新增小车泊位660个,总共将达到1061个;配置非机动车泊位650个;新增临时上落客及出租车泊位13个,分散布置在中山二路、执信南路及地下交通大堂;新增装卸货泊位7个,新增救护车位7个。

中山二路入口公共空间也将进行提升。入口广场步行化改造,优化竖向设计,打开医学院本部办公楼文物建筑展示面,保留入口樟树,打造生态文化融合的休憩广场。同时,院内增加人性化的休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无障碍院区,塑造绿色共享的医院环境。

专家建议

新建道路要留出足够的泊车位

在审议阶段,规委会委员多关注院区内的交通状况。虽然规划新建地下道路,但委员陆原指出,该路段过于曲折,有很多小弯道,“像个曲桥”。该道路只有两条车道,就诊车辆一旦停下来落客,时间稍久一点,整条路就塞死了。而且这条通道是否能够全部对外开放也未可知。他建议,在设计上要留出足够的泊车位,做到通达才能发挥通道的作用。

总体而言,规委会委员们对中山一院的扩建大多表示支持。委员陈迪云表示,中山一院是全国知名的医院,但医院整体建设与其地位严重不相称。医院多年来都希望进行优化提升,规委会也讨论了两三次,说明政府也非常重视。要把医院功能全部建好,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然后再考虑解决交通、配套等问题。

新闻推荐

分享 吴钩:回到大宋过新春

□羊城晚报记者朱绍杰日前,历史研究者、畅销书作家吴钩携带新著《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来到广州市越秀区扶光书店,为读...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