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拟修订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2020年全市新增医院46间,其中黄埔区最多
近日,《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规划》)开始在广州市政府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这份修订版《规划》提出,未来广州将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五分”的网络化医疗格局。到明年,全市规划新增46间医院,改扩建(含迁建)92间医院,其中黄埔区规划新建医院最多,番禺区和白云区规划改扩建(含迁建)医院最多。除了医院以外,修订版《规划》还提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专业公用卫生机构等规划情况,总体上白云区涉及的机构数量最多。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全市分为优化提升区和扩容提质区
修订版《规划》提到,《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 年)》实施后,对广州市“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起到较好促进作用,但已不能完全满足广州市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按照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在去年启动了《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 年)》修订工作。
按照新征集意见的规划,到2020年,广州的医疗单位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妇产、精神卫生、口腔、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建设,每个区至少设置1间三级综合性医院、1间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以及1间二级以上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修订版《规划》提出将全市划分为两个策略分区,即优化提升区、扩容提质区。其中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和天河区属于优化提升区,另外7个区属于扩容提质区。广州市将引导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薄弱地区延伸,加大白云北部、南沙、黄埔(中新知识城)、花都、增城、从化等地医疗资源配置力度。
未来将形成“一主一副五分”医疗格局
修订版《规划》提到,广州将形成“一主一副五分”的网络化医疗格局。其中“一主”为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主中心,范围覆盖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南部,本区域内医疗服务资源丰富,综合服务能力强,医疗服务水平高,是体现广州市医疗服务水平的标志性地区。
“一副”为南沙医疗卫生服务副中心。南沙作为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枢纽、珠三角汇集高端要素的先导区、广州城市副中心,本次规划结合南沙城市定位,重点布置国际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将南沙加快建设为医疗卫生服务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
“五分”指黄埔、番禺、花都、增城、从化5个医疗服务分中心,规划将在医疗服务分中心加大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力度,提高其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是实现广州医疗服务均等化布局。
■制图/廖木兴
明年全市共有 306间医院(含分院)
根据修订版《规划》,到2020年,全市医院共有306间(含分院),其中综合医院169间,中医医院40间,专科医院97间。其中现状保留168间,规划新增46间,改扩建(含迁建)92间。新增医院最多的是黄埔区,有11间之多,占了总数近四分之一;改扩建(含迁建)医院最多的是白云区和番禺区,两区各有15间。修订版《规划》中还提及53间属于远期新增、扩建、迁建的医院,根据说明,修订版《规划》远期展望至2035年。如果加上远期规划的医院,白云区涉及的医院最多,黄埔区和荔湾区则并列第二。
修订版《规划》对各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都有详细的安排,根据各区现状各有侧重,以作为优化提升区的越秀为例,该区重点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除现有建设项目外,原则上不新增综合医院,严控公立医院规模、床位不合理扩张;鼓励区域内优质公立医疗资源往城市薄弱地区转移。其他几个辖区面积较大的城区则有更细致的规划,比如作为扩容提质的白云区,修订版《规划》提到该区南部未来应实现从“量足”到“质优”的转变,重点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重点增加康复、老年护理、妇女儿童、精神卫生等紧缺专科的床位配置,而北部着重扩容,规划设置相应规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增加床位配置。
新闻推荐
黄埔区一届五次党代会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201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广州交通大学选址黄埔区
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通讯员毛丽丽)昨日,中共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中共广州开发区工作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