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介、材质、色系、五官感官体验成为图书设计者创新的灵感调动五感 书的模样悄悄地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谭伟婷
图/视觉中国(除署名外)
图书价涨但新书品种减少
对图书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也许对于孩子来说,一本书的可能是要做到有声、会动,才能抓住不太够集中的注意力;对于学者来说,一本书主要排版干净、行距分段清晰,就足够吸取知识式的阅读了;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一本书主要理顺图文逻辑,就能达到获取攻略要点的需求了。那么对于“书”的设计者来说呢?科技、媒介、材质、色系、五官感官体验……全部都可以是创新的灵感源。
图书咨询公司开卷对中国6000余家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采样检测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894亿元,同比上升11.3%。2018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动销194万种,新书品种数达20.3万种,新书品种继续小幅收缩。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来自图书价格。2018年中国图书定价持续上涨,新书定价中位数达40元,新书平均单册码洋达41.5元。书价上涨而新书品种在减少,显然对图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底,“最美的书”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20家出版社的25种图书荣膺年度“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9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这可以看做图书设计的一个标杆,每年一届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有严格的评判标准,要求书籍的各个部分——封面、护封、函套、环衬、扉次、目录、版面、插图、字体高度和谐,保持一致,构成一个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整体,对于材料和印制工艺的每一个细节处理都非常挑剔。
形态万千材料技术工艺进步
让图书内容与形式组合更多样
在珠影的老行政楼、极典型的苏式建筑里,民艺设计图书馆设计了不少公共空间,用以将民族民俗传统与创新理念通过不同媒介展现给公众,其中包括艺术装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手织布服饰布料展示等。但在绵长的走廊中,靠墙而设的临窗展示区中,却挂着突破传统“书”的构想的实体。这本尺寸是50cm×35.5cm的“新奇”的“另类”书,是英国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的文学作品《莫里斯变猫记》(《TheCat-HoodOfMaurice》)。作者是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进行的插图创作,以衍缝工艺为主,夹杂刺绣、化学染色、数码喷印等多种工艺共同表现人物故事场景,最终绘本以手工书的形式呈现,一针一线,呈现了传统手工艺之外更赋予了“书”一种新定义。
广州著名跨领域设计师、图书馆主理人Ben李伟斌告诉记者,在民艺设计图书馆里主要是进行一些民艺设计的创新,如布艺等,而图书设计其实并不是民艺创新的一个主要输出口。“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广州美院的学生,我认为这也是民艺创新的一种比较有意思的体现。因为民艺设计不光要看到传统传承的一部分,更要挖掘到可以被启发的未来。”
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书籍设计教研组主任吴玮看来,图书设计是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的表现,随着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新科技的发展,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这表现在图书形态的变化。在图书市场上,以纸质为媒介的图书形式,设计范围一般限定于视觉、材料等方面,包括版面的设计、字体的运用、材料的选择、书籍外在的形态,都有越来越多优秀的设计涌现。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对图书设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纸质图书虽然有各种形态和设计的改变,但都不是本质性的变化,真正影响设计的是人与阅读的关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
模式多样改变人与阅读的关系
科技发展阅读关系更复杂化
在图书编辑张高看来,现在市场中书籍设计的情况与5~10年前相比,虽然水平还是参差不齐,多数人的欣赏眼光还停留在表面美上,而且设计趋同现象明显,不过整体上还是有很大提升。
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创意和设计感最强的往往是少儿图书。因为在建立人和书籍之间的连接中,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格外受到重视。童书领域一直是设计试探实体书边界的先锋,各种颠覆传统平面书的形式层出不穷,翻翻书、洞洞书、立体书、异形书、AR书等,旨在激发儿童创造和探索的动力。比如引起热销的3D镜面绘本,就是利用镜面反射创作的书,书页是类似光滑镜面的材质,没有使用AR技术,却有着非凡的3D效果,利用反射的特点,把书打开成90度时,图画会完美地呈现到镜面中,两者合二为一,出现生动立体的画面。孩子还可以在书上放置各种小东西,营造在桌面摆设的效果。观察镜子本身,也可以让他们对光线以及几何结构等产生兴趣。这是基于“镜子敏感期”萌生出自我认知原理设计的图书,起到构建空间思维方面的启蒙作用。
不少人在购书时常有这样的体验,书价越来越高,可书的内容却越来越少,一些书翻开来不过数张图片和寥寥数行文字,这样的设计是何意图?张高表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习惯了功利性阅读。在阅读期待中,读书一定是要有“收获”的,要么学会一些知识,要么获得一些技术技巧,或者是情感方面的“心灵鸡汤”,但现在可能一些书打开,这些结果都没有,它只是一种视觉、触觉的感受,或是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的。这样的设计正是阅读状态、信息获取模式改变的折射。
与其说书籍是信息的载体,还不如说书籍是思想的媒介,改变了书籍的形态,也是在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吴玮表示,近期在调查参观时也见到印刷厂正在印制的新型图书,页面上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获得突破平面的多维信息,比如通过一张雕塑的图片可以看到其内部构造信息,通过一件艺术品图片可以看到它前后左右各个角度的样子。吴玮表示,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书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获取信息。审美、收藏、情感体验等各种需求,让阅读个性化特色不断增强。人与书籍的关系,也不再是读取信息这么简单。科技的发展让这种关系也更加复杂化。
据悉,荷兰有设计公司推出可辨别读者表情的书籍,封面上的面部辨别系统,透过扫描读者脸部表情,判断读者是否在合适读书的状态。当读者显露出心境平和、不带任何成见的中性表情时,微型控制器才会解开书上的锁,让读者阅览。相反若书本判断读者带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便会拒绝解锁。
未来设计
个性化定制化催生两极发展
对于图书设计,大众的认知多停留在封面是否好看的层面。但作为设计师考虑的则是每一个空间、每一页,每一块文字,每一个色彩,内容与形式表达的内在逻辑,阅读的空间氛围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图书设计开始走向两极分化的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这几年欧美图书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有声书,2018年,英国电子书占比32.4%,美国电子书占比20%。在中国,电子书和有声书对图书市场的增长都极为有限,纸书依然是主流,这和消费观念有关系。未来,电子书更方便传播,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不过在业内看来,电子书能够传递的只是内容,书籍设计的概念包含内容,也包括了内在设计,虽然编排、插图、信息图表通过电子是能够呈现的,但电子书让人失去了书籍的“五感”,与阅读纸质书的感受不同。书是一个连续性的、让人长时间去阅读的方式,如果大家都是碎片化阅读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书呢?
吴玮对记者表示,在业内,对于纸质图书的未来讨论和争议不少,有观点认为,或许未来“书”将成为一种收藏品,只是和翻阅触摸有关的视觉和精神方面的体验。现在,除平面设计公司外,越来越多科技类公司进入图书设计领域,未来图书设计因个性化阅读体验和定制需求,可能呈现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回归原始以及和高科技结合。可能今后纸质书会是小众,大面积是电子化的书籍。书是传达的载体,它的物理存在让我们可以用很实验性的设计手法表达它,这是电子书做不到的。
未来书的形态,或许只是一种概念。吴玮告诉记者,广州美术学院书籍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题就是探讨“概念的书”。虽然“概念的书”并不那么好定义,但我们仍可以在书的常态之外找到它的性质——书的非正常表达形式。在想象力的范畴内书籍还有多少种可能的形态?“概念的书”就是用想象力为书籍找到超越常规的形式。学术讨论设计的作品从书籍形态开始的思考最终竟指向了书籍未来的命运:阅读或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一定要靠“书”这种纸媒体吗?还需要印刷装订吗?还需要人手翻阅的方式吗?高科技也许会使传统形式的书消失,而我们将来会怎样去阅读呢?阅读书籍这种古老而优雅的行为会不会被数码媒体所取代?
“概念的书”已经超出了平面设计的范畴,必须冲破传统书籍形式所包含的设计规则把视觉的、触觉的、平面的、立体的诸多概念串联到一起,涵盖更为广阔的领域,不过,有一点目的是始终不变的——它们仍然是书籍,仍然是一切为阅读而创造的产品。虽然可能设计看上去和我们熟知的“书籍”的形式相去甚远,甚至超出了传统书籍的定义,然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书籍世界中不可能的可能性。
“书”将要变成什么样的东西并不是最值得担忧的,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创造力。
新闻推荐
起底“安然钻石国际”:打着直销经销商旗号却拉人头敛财以4000多元至20000多元不等加入会员,然后开始发展下线
以4000多元至20000多元不等加入会员,然后开始发展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