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花赏花拍花能够疗愈身心 三位癌症病人讲述他们的花城故事 花开,让我重燃生的希望
第12看
“生活在花城里,要能活出像花儿一样灿烂的生命。”
“一起去拍花,这也算是一种抱团取暖。”
“这个城市的每一朵花儿都让我感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黄蓉芳
提起“花城看花”,我们都很容易想起花之美,花之魅。但你是否想过,鲜花对于人也有疗愈功能呢?
以花入肴,以花入药,在广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春季多雨,广州人以木棉煲汤,可以祛湿解困;秋季干燥,广州人以菊花泡茶,可以生津润肺。不同的鲜花,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关于这一点,在这座城市生活多年的街坊早已有了共识。
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鲜花对于心理的疗愈功能也被发掘出来。花色花香,能让人们感官愉悦;园艺带来的成就感,与“花友”交流带来的归属感,对于人们保持身心平衡都有非凡意义。
本期“千年花城19看”,我们特地采访了3位癌症患者。在接受医学治疗之后,他们投入生活,结为拍摄鲜花的“美丽捕手”,游走于广州的大街小巷,追光逐影。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每一次花开,都让我重燃生命的希望。”
鲜花色香味可愉悦感官
众所周知,鲜花的疗愈功能,首先来自它的美态和芬芳,可以为我们的感官带来愉悦,从而对身心产生正面的影响。
对于这一点,吴漪群就有着深刻的体会——广州雕塑公园的簕杜鹃展开幕那天,吴漪群带着她的单反机去了花展,平日待在家里的郁闷心情也随之一扫而空。“广州这个城市,随处都有让人看不厌的花。哪怕马路边小小的一朵,我都会喜爱得不得了;看到枫叶红了,也会赶紧拍下来。”她说。
2014年,吴漪群查出乳腺癌。当时她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医生把消息告诉她的时候,病情已是中晚期了。她痛哭过,绝望过。后来,女儿鼓励她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让她玩摄影。女儿对她说:“妈妈你开心就好,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吧。”于是,她就去上了摄影班,每天要么跟老师出去拍,要么自己出去拍,大自然的美让她觉得生活有了滋味。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华南植物园,“因为那里有很多合适的光线,我可以顺光拍,也可以逆光拍,每个角度都有好景。”她说,花儿旺盛的生命力,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感染,不但心情好了,人也精神多了。
“广州是一座四季有花的城市,也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吴漪群说,她化疗后头发掉光。有一次,她需要和客户当面签订保险合同。那个知道她病情的客户担心她觉得难堪,特意打来电话,说可由别的保险业务员来签。还有一次,她向一个客户推荐一种儿童保险,对方还没看完条款就一口答应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相信你,不用看了。”这些都让吴漪群觉得很温暖。
去年,吴漪群辞了职,和病友们一起组团开车出去旅游、拍照、做义工。刚从湖南游玩归来的她说,今年5月,他们去了土耳其,6月去了柬埔寨,现在计划明年9月去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行。
“我觉得上天待我不薄,身边有很多无条件爱我的人。”吴漪群说,如今她已经过了病情最危险的前3年,医生建议她尽情享受生活。“我会尽量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生活在花城里,要能活出像花儿一样灿烂的生命。”
种花拍花带来成就感
鲜花的疗愈功能,还在于它能带来成就感。无论是从事园艺,还是拍摄一朵花的盛开,投入其中的人,总能感受到自身努力所带来的成果——而自体心理学认为,成就感,恰恰是人类保持身心平衡的关键所在。
今年65岁的文闻,四年前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目前已出现骨转移的他,已经不再进行手术或者药物治疗了,但他仍然感恩自己能生活在这座鲜花铺就的城市里。
文闻坦承,确诊时他跟其他所有癌症患者一样,也是难以接受的。然而,生活中很多的美好让他调整了心态。他学会了随遇而安,并告诉自己不要把悲观情绪带给别人。调整好心态之后,他慢慢发现这个城市更多的美。现在,热爱文学和摄影的他会写诗作赋,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自己写的诗词、游记,以及游走城市拍下的花卉和风景。
经历了25次放疗和多次化疗的文闻,要求自己每天为这个他所钟爱的城市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今,身为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理事的他,经常做的事,就是帮助癌症患者。
文闻深知,癌症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心态。患病后,如果一直闷在家里,就会生出各种想法,比如觉得自己没用,未来没有希望等等,一来二去就容易钻入牛角尖。“一起活动,或者一起去拍花,这也算是一种抱团取暖吧,可以让大家没有隔阂地交流、释放自己。”文闻说,“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快乐。”
现在,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他告诉自己,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2002年,长期带癌生存的抗癌明星袁正平号召病友每天存一元,2008年一起去北京看奥运。刚开始,大家都不相信他们能做到,但是2008年,他们真的做到了。这份意义和成就感,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文闻说,他也准备从现在起每天存一一元。2022年,他打算去看北京冬奥会。
众乐乐可纾解心情
鲜花的第3个疗愈功能,在于它让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沟通、分享、彼此支持,从而避免了一个人孤独面对生活时带来的种种情绪问题。
“自从生病之后,我感觉自己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城市的每一朵花儿都让我感动。”说这话的“小峰哥”,其实并不是“哥”,而是一个跟癌症做斗争的奇女子。
2015年,“小峰哥”被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和化疗之后,如今她已进入康复阶段了。拍摄花花草草,让她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病友。现在,她经常组织大家一起逛公园、户外徒步、拍照。
“小峰哥”坦承,以前她比较内向,不太喜欢跟朋友接触,总是以家庭为第一,把自己封锁起来,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感受。经历了逆境之后,她明白了社交的意义。“以前,我总是想着自己的病情,想自己是什么类型,还能够活多久。我整天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她说,自从结交了一群朋友之后,她的交际面变广了,每天跟朋友一起拍各种花儿,把心扉完全打开。于是她发现,这个城市充满正能量。很多人虽然有疾病,有各种的人生问题,但依然顽强而乐观地活着。她意识到,从前她对自己是太苛刻也太悲观了。“活在当下,享受今天的美好——这,才是生活应有之义。”
护花使者
李劲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生于广州的李劲堃,小时候就住在上下九一带,可以说是在广府文化的喂养下长大的。对于岭南风情,他有着深刻的记忆。
“萝岗飘雪”的梅花,是李劲堃很早就熟悉的景致。他发现,瓶插的梅花不但能历久不败,而且就算干枯了,枝条也别具美态。“一般的树木,开枝都不是九十度角的。唯独梅花,永远是直角形开枝,所以看起来特别硬朗峥嵘。”
但是,要说到第一次真正被梅花所震撼,就要数初中时到从化流溪河远足,李劲堃看到一树红艳璀璨的梅花和周遭的白梅交相辉映,才发现,原来梅花竟可以盛开得这么热烈。
后来,李劲堃又接触到以画梅著称的关山月先生,更是被其笔下高度人格化的梅花所打动:“历代文人墨客画梅,主要注重其高雅、清香、文静的特性。而关老笔下的梅花,朵朵聚合怒放,灿烂辉煌,跟传统萧疏两三枝、顾盼犹自怜的姿态大异其趣。这份倔强傲岸乃至于外露的铮铮铁骨,在中国画梅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我认为,他是20世纪对梅花诠释得最好的画家。”
在李劲堃看来,梅花的香远益清、内敛热烈,与广州这座城市的品格是相通的。“低调务实,又能持续发力——正是这种精神让广州在改革开放之中大放异彩。”
20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劲堃一走进社会,就感受到了时代的伟大变革。“广州的改革开放比内地先行一步,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六年时间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的体验太强烈了。为什么同样一个国家、同样的人,能这么快掀起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其实就是变革的力量啊。”善于思考的李劲堃进一步联想到,近代以来,“岭南画派”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风潮,也是由于在当时的背景下勇于变革,折中东西,融汇古今。“今天,我们在美术上也要继承前辈们的新国画主张,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日新月异的国家面貌、城市风情。”
如今,作为新晋的中国美协副主席,李劲堃对发展、提高广州乃至于整个广东的美术、美育水平及城市美誉度怀着最炽烈的热忱与最迫切的使命感。平时他总是步履匆匆,只因在内心,他对这片土地始终爱得深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江粤军)
最爱:梅花
理由:梅花香远益清,内敛热烈,与广州这座城市的品格相通——低调务实又能持续发力,正是这种精神让广州在改革开放之中大放异彩。
你是下一位
护花使者吗
看花看门道,不能光看个热闹。本报陆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千年花城19看”,从历史、经济、地理、科技等19个角度发掘看花的文化,与你一起琢磨看花的门道。与此同时,还将推出与鲜花争“艳”的诸多“护花使者”——靓丽帅气的不仅是他们的外表,还有他们为这座城市著笔添色的美好内心。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王晓云视频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思涵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洪达
新闻推荐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广州好人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林亦旻通讯员杨智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