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尾社十八乡洪圣王出会旧话(上)

番禺日报 2019-01-08 08:40

解放前,石楼附近地区包括现在隶属石碁镇、化龙镇的几个乡村旧称冈尾社十八乡。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洪圣王诞时,有各乡轮流主办迎神赛会的习俗,俗称“洪圣王出会”,这是该地区一项至少有300多年历史的盛大的民间艺术活动。

一、洪圣王及冈尾社十八乡“洪圣王出会”的由来

洪圣王,是南海神祝融的别称。据《广东新语》云:“南海之帝实祝融,祝融火帝也,帝以南岳,又帝以南海……故祝融兼为水火之帝。”自古帝王都有祭四海神以求丰年的惯例,隋文帝于开皇十四年(594年)下诏立祠祭四海,广州南海也应诏建立南海神庙(即现广州市黄埔的“波罗庙”)。自此1400多年以来,历朝皇帝对南海神多有加封,到了明朝时,南海神的封号已是“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灵孚”了。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前朝封号太多,故统封为“南海之神”。至清朝雍正帝又改封为“南海昭明龙王之神”。如今珠江三角洲属民多数称之为“南海广利昭明龙王”或“洪圣王”。

“洪圣王出会”这一民间传统习俗在冈尾社十八乡由来已久。原因是冈尾社一带的乡村地处狮子洋畔,面向南海,千百年来,人们饱受着水灾、风灾的磨难,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多数乡村都建有洪圣王庙。据清代光绪《重修冈尾庙碑记》记载,早在顺治五年(1648年),冈尾社十八乡民已在潭山乡西面的乌石冈乡(现属化龙镇潭山村)合建了冈尾洪圣王庙(俗称冈尾庙)。人们虔诚地奉祀洪圣王以求庇佑,消灾降福,故而产生“洪圣王出会”的活动。

二、隆重的冈尾社十八乡洪圣王出会仪式

冈尾社十八乡“洪圣王出会”(以下省称“出会”),是民间模仿南海神庙的官方祭祀仪式并渗入了地方特色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是官祀仪式向民祀仪式的深入与延伸。据文献资料记载,这项民间艺术活动早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已经盛行,而且祭祀仪式非常隆重,“每岁神诞前,筊日出游镇,仪仗执事分乡轮值,置办争新斗艳,周而复始。至诞期,演戏七日,岁时祈赛之盛,亚于波罗。”(乾隆《番禺县志》卷一九《艺文》。)其隆重程度,仅次于当时每年由省府最高级官员巡抚亲自主祭南海神庙的祭祀仪式。尽管在日寇侵华的艰难岁月里,祭祀仪式虽然举办得简单了一些,却也从未中断过,而且一直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春天。据说,这最后的一年是轮至苏坑乡(今眉山村)举办。

每次出会,巡游队伍巡遍轮流主办的十八乡为止。为便于记忆,当时人们将轮流次序编成歌诀:“戴陈大灵乌,官红仙草子,西白右溪门,左方苏。”即赤山东、赤岗、大岭、灵山(凌边古称)、乌石冈、官桥、潭山红石祠、仙岭、草堂、石子头(石楼古称)、西山、潭山白石祠、明经右里、岳溪、山门、明经左里、方头(即今水门的芳山自然村,当时附属草堂)、苏坑。据说南浦乡早期由于经费不足而退出轮流出会的活动,由苏坑补上。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为洪圣王诞。因为每十八年才轮得一次,所以主办的乡村都特别隆重其事,第一年要请花、安神衔、开光等,第二年迎神出会,第三年送神(也出会),第四年焚化龙袍,才算把迎神的整个程序做完。接神前,预先做好新龙袍,择定吉日,请人把木雕神像重新打扮一番;接神时,男女老少齐齐参与,出动马色、板色,八音锣鼓,以迎接皇帝的仪式,到乌石冈(现属化龙镇潭山村)冈尾庙内,用銮舆(神轿)将洪圣王神像抬回本乡祖祠,供人们全年参拜。洪圣王神像接入祠堂后就进行参拜祭祀,祭祀仪式一般都是由本乡一些取得科举功名的、德高望重的头面乡绅主持,按照当时的祭祀仪式进行。据《凌边村古诗文杂钞》的记录,其祭祀仪式如下:

(通)起鼓奏乐司事各司其事主祭者就位陪祭者就位行浣洗礼

(引)诣浣洗所浣洗净巾复位

(通)行降神礼

(引)诣香案前瘗毛血奠帛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兴复位

(通)上花红进茶迎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行初献礼

(引)诣神位前跪酌酒献酒进酒叩首兴复香案前剖牲跪

(通)司祝者就位跪俯伏宣祝文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引)复位

(通)行亚献礼

(引)诣神位前跪酌酒献酒进酒叩首兴复香案前献品馔进和羹复位

(通)行三献礼

(引)诣神位前跪酌酒献酒进酒叩首兴复香案前进匙箸进粢盛跪饮福酒受福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复位

(通)行辞神礼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司祝者奉祝司帛者奉帛焚祝帛行望燎礼

(引)诣燎所望燎复位

(通)告成礼

据《石子头古诗联杂钞》记录的同治五年(1866年)石楼善世堂(陈氏宗祠)的迎神祭祀祝文,从这份祭祀祝文可以看出,当时石楼的迎神祭祀是由曾经主政沙茭局的石楼的头面人物、举人陈龙韬领衔主祭,祭祀祝文原文如下:

维同治五年岁次丙寅孟春望后丙子日,庇下石楼乡赏戴蓝翎、候选府同知、前永安教谕、举人陈龙韬等,谨以刚鬣柔毛、庶馐果品、清酤宝帛之仪,致祭于敕封南海广利昭明龙王之神曰:

洪惟尊神,职司水国,位列炎方。历唐宋元明,屡代恩流黄木;汇江淮河济,千秋泽被南天。龙等滨海为民,钦崇自昔;夙霑庇荫,长荷帡幪。兹当凤辇之时巡,儿童献曝;觐龙光于在望,士庶倾葵。五齐无多,敢道石华海月;寸丹可表,何嫌涧藻溪毛。伏愿居歆,仰祈昭格。降威灵之濯濯,大沛恩波;舒化日之迟迟,乐歌游豫。则千家有庆,阖族扬休矣!都哉尚享!(金名)

新闻推荐

民营经济撑起番禺经济“半边天”

番禺区民营企业家传承禺商精神,助推番禺经济社会发展□本报记者陈晓洁蒋蕾蕾长隆集团,年接待游客超千万的国内旅游...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