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古墓九大谜团解开了专家称墓主或是岛民,身份不一般 家庭生活水平至少在“小康”以上
[摘要]专家称墓主或是岛民,身份不一般 家庭生活水平至少在“小康”以上
近日,位于广州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学南校区挖出数座古墓的消息引爆朋友圈。昨日下午,南都记者来到校园食堂工地的考古区域,看到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土古墓进行拍照、测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宋中雷是该考古项目的现场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从去年11月30日到12月24日,经过近一个月的考古勘探,在该地块用地范围内发现13处古墓葬,1口水井。其中,东汉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
值得一提的是,M1、M2、M3三座汉、明墓葬初步判断文物价值为B级(重要),保存状况为B级(保存一般),需要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4平方米。截至昨日,针对现场器物的测量、拍照和画图均已完成,下一步将提取标本入库,撤出考古队。
自中大校园发现古墓葬后,现场也迎来了一批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师生。昨日下午,社会与人类学学院教师金志伟正在为学生们讲解出土的东汉墓葬,学生们围站成一圈,不时抛出问题,对校园里发现的历史古墓充满好奇。
这些古墓是怎么发掘出来的呢?古墓的历史文化价值几何?不同时期的古墓有何区别?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考古现场负责人宋中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刘锁强等相关专家,一一解开中大古墓的重重谜团。
1
中大南校园一带为何频频出土文物?古人在这里的生活是怎样的?
答:汉代海珠区并不是现在的一个大岛屿,而是以宝岗、晓岗、赤岗、马岗顶等高地为中心形成的小岛。古人去世后,往往找就近的山岗地带埋葬,这些山岗丘陵常常是古人去世后埋葬的地方。广州像梅花村、淘金坑这些地方,以前也是一些山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古代的墓葬。
中大紧邻珠江,所以发现墓葬数量不算多,但汉代也有不少,可以推断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人居住了。我们也曾经在这一带发现过唐代的水井,表明唐代这里已成为人类生活区。
2
中山大学南校园东汉墓是如何发现的?
答:中山大学正在建东区食堂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工程开工建设之前都必须开展考古工作。早在去年7月1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前往该地块进行调查。当时现场都是前期留下的建筑基础、硬化面、草坪,垫土非常深,没办法开展考古工作。中山大学配合做了前期清障以保证考古工作的开展。考古勘探工作从去年11月30日至12月24日,持续近一个月。
3
此次发掘的东汉墓葬出土器物较多,如何判断此座墓葬的价值?
答:每个遗存对我们都有价值,不同时代的遗存对于研究不同时代的历史,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每一项考古发现,不管保存状况是否良好,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古代人的文化遗存是不可逆的。通过了解墓藏的位置、墓藏里每个位置都摆放了哪些东西,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要求,考古学就是要提炼出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由此尝试着去接近古代人类的生活和观念,了解整个历史的变化发展。
目前广州已发掘的东汉墓葬大概在500座以上。此次的东汉墓总共发掘出37件(套)文物,其中东汉墓出土文物35件(套),清墓出土釉陶罐1个、墓志1块。这个东汉墓的墓室原来是很完整的,人都可以站立通行。现在上部已经被晚期、后代建设破坏了,只剩下一个墓底局部。墓底出土了不少东汉晚期文物,包括陶牛、陶鸡、陶壶、陶罐、陶盖,还有一些陶器残片。
M1号东汉墓出土的35件(套)文物中,有6件都是动物俑。这是一座典型的东汉中晚期的砖室墓,对研究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有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4
此次,明、清墓葬似乎鲜有器物出土,东汉墓葬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有什么原因?
答:明代的两个墓葬砖室里面没有器物出土,一座清墓里面发现了一块可能是墓志或买地券的东西,上面可能有字,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进行保护处理,不知道上面有没有字或者是什么情况。东汉墓葬出土了一批器物,都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具,例如家禽和容器,均是用陶做的,并不是墓主人身前真正使用的。但从一整套随葬品来看,墓主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
此外,三个时期墓葬随葬品多寡的原因和丧葬观念有关。汉代流行厚葬,只要家里有点钱都会把墓修得比较华美。
5
在考古区域外附近发现有一套石桌石凳,石桌的桌脚为刻字墓碑,上书有“张府”、“嘉庆皇亲贤考”等模糊字迹,这些墓碑是否跟此次发掘的古墓有关?
答:这还不太清楚。墓碑上的文字“嘉庆”显示可能是清代的,但墓碑是否在原位、还是被挪到这里的尚不清楚。“贤考”可能是儿子为父亲立的碑。究竟怎样,还待我们调查。
6
这次有发现人类遗骸吗?这几个墓的墓主分别是什么身份?
答:目前,我们只在一个清代墓葬发现人类遗骸。因为广东的土壤是酸性的,有侵蚀作用,因此除非是保存条件十分完好,而且没有被破坏,否则明清以前的墓葬不太可能发现人类遗骸。
汉墓主人生前可能是在小岛上生活的居民。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去世后能够建造一定规模的墓室,墓室里有数量不少的随葬品,我们可以判断汉墓的墓主人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家庭生活水平至少在“小康”以上。
7
昨天来这里考古实习的学生很多,考古现场平时会举办这类公众活动吗?
答: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开展“公众考古”的活动,邀请对考古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或社会人士,到考古工地进行现场的观摩,对公众进行考古知识普及。墓在中大校园发现,昨天中大学生老师非常关注,学校也组织了一些参观学习活动,主要是中大社会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考古学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观看。
8
很多中大学子都关心后续考古工作如何进行,这里会起一座博物馆吗?
答:考古工作人员完成古代墓葬的考古发掘清理工作后,会先根据项目情况、墓葬类别、研究价值和保存状况等因素,对墓葬后期保护措施做一个评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实施。
如果是性质比较特殊如大型石室墓、砖室墓等,文物价值高、便于展示宣传,就会考虑原址保护,针对具体情况实施保护措施包括一些硬件建设,也可以整体搬迁再进行复原、保护与展示。对学术意义、科学价值特别重大的遗址,例如南越王墓、南汉二陵等,才会考虑以博物馆、陈列馆或者遗址公园等形式来进行重点保护与陈列展示。
但对于像土坑墓这种形制比较常见、发现数量比较多的普通墓葬,我们就会选择保护性回填,如果是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项目,则会在完成全部文物资料记录工作后进行建设施工。现在考古工作已经结束了,下一步要进行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9
接下来对这一块考古区域将如何处理?
答:本次考古工作共分三步,即考古调查、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根据相关文物保护的法律和规定,广州市辖区内所有的工程建设土地在出让和建设之前,必须先进行考古工作,我们的考古工作都是在施工前已经介入。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墓葬里的这些遗物,例如墓砖会拆取一部分作为标本,提取回去入库,然后进行保护处理和修复。修复完以后可能拿出来展示,后期还要出一个考古发掘报告,其他现场的东西交给施工方。
采写:南都记者张林菲马强南方日报记者杨逸毕嘉琪见习记者徐佩雯
新闻推荐
小档主开档。友好商店门口的告示牌。信息时报记者陈少韩摄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少韩)2019年的第一天,由小行星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