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番禺日报 2018-12-29 08:32

■致敬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本报记者何洋

改革开放40年,番禺区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在城区,宽敞大气、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和公园不时映入眼帘,市民群众在广场公园或翩跹起舞、或吹拉弹唱、或酣然对弈。在镇街,农家书屋、绿色网园遍及每一个乡村,悠扬的曲乐不时从一座座散发历史蕴味的古祠堂中传出并飘向远方……

改革开放40年来,番禺文化伴随物质文明飞跃发展而共生共荣,星海文化、番禺飘色、乞巧、广东音乐、沙湾古镇、醒狮、龙舟、鳌鱼、鱼灯等名扬海内外,番禺民间艺术连续荣获六个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番禺文化如此璀璨夺目,文化建设也大大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基础设施遍及城乡

近年来,番禺经济飞速发展了,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也稳步提升。番禺区先后建成“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番禺广场,建成区文化中心;投资近1亿元建成了占地16公顷的番禺博物馆、投资750万元建成“冼星海纪念馆”;建设规划用地面积85公顷的星海文化功能区,番禺区文、图、博三馆齐全。目前,番禺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已建成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网络,区级建有文博图三馆等12处设施,16个镇(街)文体服务中心全部达到省一级以上标准,264个村(社区)建有文化室,各文化室均建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在大夫山森林公园旁建设番禺文艺市民空间,成为广州市第二个分空间。

在原有的基础上,番禺区正在大力建设区图书馆新馆,新馆定位为国家大型一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番禺区的文化地标。因地制宜建设番禺文化名人场馆,石碁镇建成华三书院,南村镇筹建“二高”(高剑父、高奇峰)纪念馆,小谷围街推动关良艺术公园建设,番禺工人文化宫项目、海云寺原址复建工作、石楼镇赤松宫建设等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依托文化基础设施,番禺区积极开展文化公共服务,区文、博、图三馆以及16个镇(街)文体服务中心、264个村(居)文化室已于2011年实施免费开放,每周按规定时数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区文化馆设有公益培训讲座、艺术展览、器乐训练等近10个免费服务项目,对外开放功能场室有11个。区图书馆实现全年无闭馆,所有场室免费对读者开放,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参考咨询、展览、讲座和数字阅读等免费服务,目前图书总藏量达135.15万册。

民间艺术名动四方

在历史传承中,番禺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成为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文化杰出代表。

近年来,番禺区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尤其高度重视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民间艺术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化龙飘色《争荣弃耻》、南村飘色《一举夺冠》、沙湾飘色《赛龙夺锦》、潭山乞巧《七月七日长生殿》、漫塑作品《画坛之光》、砖雕作品《六国大封相》已连续五届荣获六个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番禺区各镇街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民间艺术之乡和传承基地。沙湾(飘色、广东音乐)、大龙沙涌(鳌鱼舞)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沙湾镇、化龙镇、钟村街、石楼镇、南村镇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龙狮之乡”“中国飘色文化之乡”“中国龙狮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中国岭南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鱼灯艺术之乡”等称号;沙湾镇和石楼镇大岭村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广东省古村落的荣誉称号。截至2018年10月,全区拥有国家级名录3个,省级名录12个(含国家级),市级名录17个(含省级或以上),区级名录35个(含市级或以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9名(含国家级)、市级21名(含省级或以上)、区级46名(含市级或以上),番禺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广州市前列。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番禺区紧抓发展机遇,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动漫产业、舞台灯光音响制造和珠宝产业等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番禺智造”闻名全国。

番禺区动漫产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半壁江山。广州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广州华创动漫产业园和天安节能科技园三大产业园区被授予“广东动漫游戏游艺产业集群”称号。珠宝首饰出口年增长强劲,规模达数十亿美元。舞台灯光音响行业集聚了国内40%左右的灯光音响生产企业,占全国灯光音响设备产值的50%份额,位于全国同业首列。全区演艺设备行业共拥有核心企业500多家,企业自主品牌近400个。

番禺区文化旅游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拥有较佳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并大力推进以挖掘和传承岭南文化为题材的文化旅游项目。

新闻推荐

2018年系列交流讲座完美收官

交流讲座现场吴穹摄打造规范自律优质房地产中介服务品牌本报讯(记者吴穹通讯员李冰)12月26日下午,由区住建局主办,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