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医讯 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导致肠病

信息时报 2018-12-26 01:21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疾病,是近年来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热点话题,在广州,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每年就有超过100台炎症性肠病手术。

近日,记者从该院获悉,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导,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同济大学生物信息学系、美国布法罗儿童医院胃肠病和营养中心以及比利时鲁汶大学胃肠病转化医学中心合作,发起了一项关于炎症性肠病病理机制的国际研究,在全世界率先观察到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分子病理机制上的差异,有望在将来发展出对这两种病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据介绍,该院兰平教授和朱立新副研究员参与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性行为很有可能亦是炎症性肠病的一大诱因。这一发现成果已被美国炎症性肠病杂志(美国克罗恩病和结肠炎基金会官方杂志)接受,有望在将来助力业界发展出更富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此次研究的样本群体主要来自欧美。尽管性病病毒感染肠道现象是否在亚洲国家普遍存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这项研究仍有其重大意义。

新闻推荐

广州大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艺术顾问陈立创书画作品选登

【个人简介】陈立创,1949年生于广东阳江。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师从郑文岩老师进修花鸟以及曾嵘老师进修...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