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记忆之三角洲
提起“三角洲”,人们自然会想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你可知道咱们增城也有一个“三角洲”?是的,增城就位于增城的西门口外。
增城三角洲由于其地形像个三角形而得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东面紧邻西园路,北面靠近广汕公路,南面连接挂绿路。三条路边都有溪水连接一起,水流清澈,时见小鱼闲游。春暖花开时节,这里冒出一片绿油油的菜园,生机盎然。夏秋收获季节,一片黄灿灿的稻谷跃然眼前,成为一个迷人的“金三角”。
当时,这个三角洲是通往广州的必经之地。出了三角洲便上到广汕公路。广汕公路只有两车道,地面是沙坭路,路上车辆不多,车一经过,便尘土滚滚,弄得路人满面蒙垢。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被划为增城第一批建单位集资楼的地方。由于只粗粗划定地盘,划定道路走向,规定楼高六层以下,而没有科学的整体规划,所以,单位建房时都各自为政,建成后除外墙统一都是扇灰黄色之外,其他的五花八门,电线电缆各自拉接,参差不
齐,造成电路时常故障。加上三角洲地势低,街道狭窄,地面不平,下水道小而弯曲,每逢雨季,这里都会水漫金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常忧心忡忡。水淹最严重时,甚至要出动冲锋舟救人,至今生活在此地的人还历历在目。
改革开放后,这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继龙城酒家、挂绿园酒家等先后开业,三角洲这片小区也开始旺盛起来,有几间小士多,一间卖校服的店,再后来有一群学生开了几间“创意园”,每间店都揉进各自的爱好,造出不一样的“风景”。再后来,这窄窄的几条小巷中,冒出数十家休闲饮品店,其中包括手工艺、茶艺、国内外小吃等。但是由于三角洲周边的发展,挂绿广场的建成,三角洲的店铺只能搬迁,闹中取静。此后,三角洲还保存一两间士多和小食店,这里变得冷清起来。
改革开放四十年,增城与全国一样,乡变了,城变了,三角洲也变了。这里以前每逢雨季水淹,但在政府统一规划下逐渐完善建设,下水道加大,再也不会出现堵塞,以前乱拉乱搭的电线电缆也大大改善,条条巷道都安装了路灯,每条回家的路,都亮如白昼。如今的三角洲,水泥路代替了麻石路,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三角洲并入了挂绿社区。三角洲的后人奔驰在新的世纪,过上现代城里人的新生活。近些年,由于年轻人都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纷纷搬迁到了新市区的高尚住宅小区,因此留在三角洲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只有他们还留恋着这片故土,成为增城三角洲现在的主人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人。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骆通讯员刘镇朱卓东)昨日,期待已久的2018广州增城菜心节在增城区小楼镇何仙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为期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