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话 遇见穆夏
《吉斯蒙达》海报(穆夏)
□陆小鹿
夏天时,我收到一份礼物,是苏州朋友快递来的穆夏笔记本。她说,暑假时,她特地从苏州赶去南京博物院看了穆夏画展。在画展的周边店里,看到这本以穆夏作品为插图的笔记本,觉得我肯定会喜欢,所以买了送给我。
我很惊喜,也很感动,礼物能送到心坎里就是懂我。想起去年冬天,我生平第一次为一个画展打飞的去了广州博物馆,当时看的就是穆夏在中国的首展。
穆夏全名叫阿尔丰斯·穆夏,可能有人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在捷克,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国宝级画家,是19世纪末设计史上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
那次,广博展出了穆夏的很多海报作品。穆夏早年是名杂志插画师,人生的转折点就是从画海报开始的。1894年,当红演员萨拉·伯恩哈特邀请穆夏为她的《吉斯蒙达》剧目角色绘制一张海报。年轻的穆夏接下挑战,最终绘制完毕的海报高达两米多。在广博的画展中,我见到了这张海报。画面中,头戴花环的萨拉,手持一株棕榈叶,目光温柔而平和地望向远方,传递出高贵而优雅的美感。
自此之后,萨拉与穆夏签署了长达六年的海报制作合同,独树一帜的穆夏风格逐步形成:明快的色彩,娇艳的女人,带着欧洲中世纪和洛可可艺术的迷人气息。
海报之外,穆夏的四联画,同样大放异彩。何为四联画?就是围绕同一个主题,画出前后呼应的四幅画。我在广博展厅里,看到了穆夏著名的四联画《花》系列。四位少女通过各自不同的神态和动作,分别演绎出热烈的玫瑰、忧伤的鸢尾花、清新的百合花和妩媚的康乃馨。穆夏厉害就厉害在,每个女子都能刻画出独特的个体特征,不重复,不雷同,而所有女子又具有共性,即都柔美优雅,身着长袍,带着华丽的装饰,展现出自然而有生命力的女性之美。
晚年的穆夏,开始不囿于女性题材,将笔触投向更宽广的领域。他花了整整18年时间,于1928年绘制完一个民族的史诗,这就是由20幅大气磅礴的油画组成的组画《斯拉夫史诗》。虽然,那次画展中并未展出这组画,但我还是看到了当年穆夏为《斯拉夫史诗》在布拉格宫首展所设计的宣传海报。画面中一个白衣胜雪的少女,侧姿抚着竖琴,明快的现代感与带着历史感的背景交相呼应,前景中两缕棕色的轻烟,好似在竖琴的伴奏下翩然起舞,伴随着出音乐的律动感。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穆夏的心语,即便人已老去,他还是最爱描摹那些娇兮美兮的少女啊,他是布拉格的一缕清风。
只是,令人痛心的是,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当穆夏将这组凝聚了18年心血的史诗之作无偿捐献给国家后,却被人抨击为反动派之作并因此遭受到迫害。悲愤交加间,他染上肺炎,离开了这个让他爱也让他恨的世界。
看完展览,站在广博寂静的展厅尽头,回首那些明艳的画作,我的心潮如海水般起起伏伏。当时很想买一些周边产品带回家观摩,可惜我去的那天刚刚开展,周边产品还没有准备好,我只好拿出随行小本子,盖上了穆夏画展的纪念章。就以此作为纪念吧,纪念去年冬季,我和穆夏在广博短暂而难忘的初遇。
新闻推荐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独家向南方日报披露数据显示 11月粤新增民企贷款占比近六成
南方日报讯(记者/唐柳雯)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独家向南方日报披露的11月广东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广东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